網頁
▼
▼
佛教講的是「覺悟與自覺」之道,不僅能夠幫助眾生內在自我思惟,更能夠幫助我們從欲望的漩渦中跳出;佛法不只是正向的引導有心修學佛法的人,而且還能夠由〝真心〞身、心實踐佛法的人,感染、帶領周圍的人都走向覺悟。
所以佛教的存在,不是單獨一個宗教本身的存在,而是從心的覺性當中,建立起覺性的知能,進而對這個娑婆世間有善巧的、廣泛淑世的一種內心的價值與宗旨。是一種提升的價值、一種淨化的作用,而且,絕不是只為完成自己對宗教的信仰投靠的感覺為滿足而已。
文 / 法藏
修學佛法是為修正自己的習氣(即「出離欲望的漩渦」),
發心皈依三寶更是發起盡形壽「翻邪歸正」的堅毅勇猛道心,
以此堅定的意志進學解脫之法。
有好的居士,才有更多好的出家人,在護持與被護持、擁護與被擁護、教導與被教導中,要有合理的相互關係,符合戒律、如法、因果不壞。
因此,居士需要教育,需要瞭解寺院的共同目標、宗旨、戒律、因果、教學、相處方式,以及護持佛法應有的關係。
透過傳達寺院固有的方法理念,使彼此的目標、哲思一致,一切能如法、如律、如因果,相互增上的目標明確、宗旨清晰,因而產生符合佛法的善妙價值。
文、圖 / 法藏
修行勿存修行相,
亦勿躁進、急功,
當如鴨子划水,
日久自見功夫。
文 / 法藏
學佛是從自己:
1.智慧的提升、
2.行為的修正、
3.內心的淨化
4.慈悲心量的擴大
等四個方面去逐漸成熟的一種過程。
文 / 法藏
根據佛經記載,佛陀將入滅時,曾交代印度諸國國王護持佛法。其中並無懇求之意,而僅是意謂著,居士確實被佛陀「賦予」了護持三寶的責任。出家人離欲,但為了利益眾生與成就道業,即便是一人出家,也免不了需要居士的幫助。
其次,以修道來說,居士護持出家人,居士能得福報。福報相因,互相支持之下,國泰民安,眾生才有閒暇修行、修福。而在此同時,出家人得離欲清淨,不再為生活的營利等瑣碎雜事煩憂,而能專注於修道,出家與在家,各得其利。
文 / 法藏
佛法是佛陀所親證的真理,
需要我們自己用信心、耐心、決心與實踐,
去一步步的領解與自得受用。
文 / 法藏
誦經的目的,乃是要接受經文的薰陶以消無明、長智慧。
只要直直誦去,不急不趕、字句分明、清楚明白、心無起伏,就是最好的誦經狀態了。
文、圖 / 法藏
抄經可說是收攝身口意,用大悲智慧的法水,研以去除煩惱的定墨,寫出經文的實相法身,體悟佛法,令心不顛倒,具足正念,趨證菩提。
是故在《增一阿含經》中有云:「若有書寫經卷者,繒綵花蓋持供養,此福無量不可計,以此法寶難遇故。」
眾生最為執著的,莫過自己的身分。今以血為墨,書寫經典,乃是將最珍寶的身分做為供養,此中不僅表示對佛、對法之恭敬虔誠,亦是學習菩薩捨頭、目、腦、髓而為布施的精神,與眾生結緣,同趣佛智。
文 / 法藏
所謂菩提心,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略稱,直譯作「無上正等正覺心」,簡而言之,即是「願與一切眾生共成究竟佛道」的堅固誓願之心。
此心依《解深密經》說,又分為世俗 ( 相對 ) 菩提心及勝義 ( 究竟 ) 菩提心兩種,前者是指一種因地的利他之心願或菩薩的六度萬行而言,後者則是指果地中道實相的體證。
透過菩提心的切實修習,不但可以迅速地淨除業障 ( 純粹利他發心之故 ) ,而且經由菩提心的念念薰種,則行者的一切所做所修,皆能時時任運地滋長成佛之功德、莊嚴成佛之國土。
尤有進者,因為菩提心的修習重點,乃在以強而有力的徹底利他之觀想,來轉化自身的無明。因此能根本地減低行人的我、法二執、趨向中道實相的法界體性,從而使行者快速地證入圓滿佛慧 ( 即勝義菩提心 ) 。這是不共於聲聞、緣覺行果的「獨菩薩法」,正是一種最典型且重要的大乘修持法門!
文、圖 / 法藏
無論人世間再苦,佛法三寶永遠是吾人的歸依處、安心處!當生活上遇到苦楚扺不過時,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先將自己的心柔軟下來,了知那皆是自己宿世的因緣果報所致,心無恨惱埋怨而甘心承受,全心依靠佛法,不要再下意識地抗拒這眼前如幻的「苦」,這樣才不會老覺得「好累好累」,並真心誠意地在佛菩薩前求哀懺悔過去的惡業惡緣,求佛力加被,誠心祈願消解此冤結。
多稱念聖號或誦大乘經典,如此將能漸漸增上自身的戒定慧,從而擁有突破現前困境的智慧與力量。
文 / 法藏
當見一切的逆境時,應返觀己心,知其為業感所招,一切惡逆境界皆當作消業想、修忍辱想,歡喜甘願地承受,繼而生起慚愧、懺悔之心。
文 / 法藏
迴向之用意在於令心趣向彼處(解脫),
重點在於真心、懇切心、希求心,
而非以所作功課之多寡而論迴向功德之大小。
文 / 法藏
佛法的弘揚,除了教理與修持是亙古不變而彌新的之外,對於世間的思想與風俗,也會依於佛法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立場,而予以善巧地吸收與融通運用。
水陸中處處有精彩的大乘佛法教理與度生的慈悲用心及方法,這是水陸儀的不變價值!
至於發符、送赦等,雖有天神道教之色彩,然而其內容亦深含大乘的教理,以及導引大眾敬畏天地的用意。這是大乘佛法以世間方便,行教化眾生之目的的善巧做法。雖不是佛教於印度時所原有的,但無論於理、於事,都有其大乘的善巧教化義涵在。
文 / 法藏
《普門品》云: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並無一定,但那是在行者不會產生執著且不著痕跡的情況下,很自然的示現。但無論以何身而度,總不離戒、定、慧與離欲、清淨的內涵。
同時《金剛經》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此學佛人應以佛法道理及如法的修行為重,不應執著佛菩薩的形象,乃至一心妄想等待佛菩薩的「出現」,否則極易產生妄想顛倒。為邪魔外道所乘,大都是因為這樣而來的。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
居士請示:
請教法師,佛像是不是不能用來買賣營利?
如果是價值很高的骨董佛像,若拍賣所得的錢,是不是只能全部佈施出去?還是可留少許當生活費?又布施出去時是用自己的名義嗎?
衲回答:
身為佛弟子,基於恭敬與憶念三寶的修養,原則上是不以販賣佛菩薩尊像來牟利的,就像為人子女的,不會販賣自己父母肖像一樣。
但若有緣必須作尊像的出讓,則必須:
1.以恭敬的佛弟子為優先出讓對象,而非純以出價高低為考量。
2.價格需合理,不可謀暴利。
3.所得淨利(扣掉其他開銷後之利潤)須作三寶相關之供養功德,若真有生活之需要,應作「暫借」想而心存慚愧,日後有能力時,當作等額以上之供養。(以尊像擁有者的名義供養)
4.若因緣許可,可以用換取其他三寶物品的方式進行。
文 / 法藏
居士請示:
有一些包裝紙盒或寺院寄來的傳單上面有佛像,或是佛字,能退回的都退回了,不可退回的,是否可以剪下來恭敬火化,並埋在土裡呢?
衲回答:
依律典所說,傳單上的佛像畫片或佛字,應包裝好置於清淨之處收藏,是最為標準的作法。為現代人生活空間很有限,所以亦有律師開許火化淨處埋之的作法,仁者自行斟酌而為。重在不失尊重與恭敬。
文 / 法藏
施食法門主要靠:對法界唯心實相之理的信解、對眾生的同體大悲與拔濟大願,及三密相應(口專心誦咒,手結咒印,心則做相應的觀想)的如法施作等三者,所共同成就的功德力,而能有無邊的利生功德。
至於飲食,主要仍是以觀想為主,但因為觀想有時仍會有不純熟的情況,所以一般都以實際的食物(必須煮熟出味,三德六味具足才如法)作為施食的輔助。習慣上在法會中(尤其是大型的超薦法會),為了施食的更加圓滿,避免因觀想不純熟或不夠廣大,而造成施食不周的情況,大都會準備熟食。
文、圖 / 法藏
居士請示:
● 佛堂供水時,應該用未煮開的水,還是用煮開的水?
● 供佛的水有三杯,是否中間一杯往窗沿倒下去,另兩杯自己喝呢?
● 換水可以隔天供新水時再換嗎?
● 過了中午能供水嗎?又如果外出數日該怎麼辦呢?
衲回答:
應供養燒開過的水(但必須以目視無蟲的水燒之),如同我們所飲的水一般,至於收回的供水,可自喝,亦可施予其他眾生喝(倒於戶外),惟不得直接使用供杯喝水。
寺院裡師父們的作法是早課前就把水供上,待早課畢即將水收下,倒入大眾的飲水機之中,由大眾飲用,並將空杯收於淨處。
一般供水都在午前,過午就得收下,不應放至隔日!
若因緣上無法天天供水,則隨分隨力盡心供養即可,重點在於恭敬心。
文 / 法藏
居士請示:
為什麼有修行的高僧大德往生後會燒出舍利子呢?外道也會有嗎?
衲回答:
「舍利子」華譯靈骨,或堅固子,乃是由修持戒、定、慧三學之功德,以心轉境、心不受五欲境遷,以此清淨心堅固不壞為因,故能感得其肉身火化時,亦有不壞而堅固的五彩(多為白色)結晶粒子形成。
外道因不知戒定慧法,心外求法之故,無法有堅固子產生。
文 / 法藏
世間本就是五濁惡世,不可樂的。
而也正因為人生有「苦」,
才提醒了我們佛(覺悟之)法的重要,
更因為「苦」,
才能堅定我們修行(修正思想行為)的志向。
文 / 法藏
學佛靠的不只是一時的熱情、願想,更不是靠著知識、聞解就能有所成的。在發心之餘,起而行之,轉換輪迴的習性為修道的習性,化苦逼為力量!
建議大眾每日安排固定的功課(貴在恆,不在多),將定課持之以恆,一路做去,一定會真實感受到佛法不可思議的力量,也能更妥切地與修道之路相應。
感受佛法的法味,就更能深切體感「人身難得」不只貴在生命可貴,更難能可貴的是:唯有人身才有機會聽聞並起而修學佛法。
文 / 法藏
圖/ 楠西萬佛寺
於佛法的實踐或深思中有所領解(非知識性的推理或猜測),從而於自己的身心,自然地(不造作不作意)抖落煩惱,此為學佛者的輕安相。
然此雖名為「樂」,而實與凡夫的躁動與我執不相應,因此與一般凡夫的所謂「快樂」是不同的。
文 / 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