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6月29日 星期六

【 大捨大得 】

捨心越大,代表你的決心越大,

決心越大,你的心開得越大。
雨一直下,誰接到的雨水多?
盆子越大,盛的雨水越多;
盆子小,盛的雨水少。
"盆子"即表喻:你的發願心、你的決心。
 
~法藏法師法語~
 

 

【 加 持 】

加持,並非想像中那樣神祕,它其實是~~
眾生有渴望、有迷惑、有困頓......,
佛、菩薩,或者我們的師父、老師有慈悲、憐愍,有真誠心及真實的功德;
眾生對佛法僧三寶有仰信;三寶透由眾生堅定的信心做為媒介,
以內在緣念眾生的,廣大無緣平等心,做為力量的來源,對於眾生眼前所修,或眼前難以突破的困惑,給予精神上、修持上、功德意義上面的認證以及支撐,這叫做加持。
加持是相互感應、以心印心的,加持的力量是由信心來決定的。
 
~ 法藏法師法語 ~
 

 

【 皈依的佛乘心要 】

 

一佛乘之皈依,是一項以實踐一實相義之生命為宗旨的自我宣誓,
其目的是 :
為發菩提心,如幻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普利一切眾生成就佛道(皈依所緣之法);
其方法是 :
以恭敬珍重的心念態度,在三寶具足,且同時相互憶念之情況下,透過戒體生起之觀想為方便,進行殷重之宣誓(皈依之方法);以成就皈依之心願體(皈依所成之體),並將之領納、憶持在心(納此願心而成就皈依);
依此領納之心體,於一生中乃至盡未來際,念念之間引導我們成就:
依循三寶(正見、正思)、依靠三寶(忘我通靠),
以翻邪歸正(皈依之行相)、返歸佛性(皈依之法用、法相)的 一佛乘之修行。
為成就此殷重皈依之心、行與力、用,須以皈依者與三寶相互現前、相互憶念為方便,方能成就皈依心體之生起與領納(律法中有言:得戒和尚不現前,戒子不得戒)。
 
因此網路上所辦理的遠端即時影像皈依,無論人數多寡,皆可視為接引眾生之善方便,但不宜取代正式之皈依(僅發給單張「方便皈依」證)。最好能要求日後(如:一年內),親返道場與原授皈依之師父面對面,再次接受詳細之皈依教授,以進行正式而殷重之皈依儀軌,方能如法成就圓滿皈依之行。
 
文 / 釋法藏
 

 

【 學佛 ? 學人?】

平時佛陀勸我們的,我們總是有自己的意見,總認為自己的看法、做法比佛陀說的好。那是學「我」,不是學「佛」!
 
當麻煩來了,而自己又六神無主時,卻到處去求人、求神、求秘方,佛法全派不上用場,這是學「人」,不是學「佛」!
 
於是大部分時候,佛法總是「靠邊站」的多。不是佛法不靈光,而是自己根本沒有給法站上面的機會。
 
文 / 釋法藏
 

 

【 慚愧 與 掉悔 】

慚愧不同於掉悔。
掉悔是一種我執式的放不下,
念念追悔前事而悔恨不安、擾動躁熱;
慚愧則是一種智慧的內省,
從客觀的自我檢討中,
承認錯誤而放下自我,
當下懺悔而獲得清涼。
因此我們要常慚愧,而不要生掉悔。 
 
 
文.圖 / 釋法藏
 

 

【 赤子之心 】

 

具足純真的赤子之心,使我們對一切人、事都長期地保有一份謙卑、誠懇與敬畏。
 

 

【 梁皇寶懺緣起 】

 

梁皇寶懺原名「慈悲道場懺法」,乃南朝梁武帝為郗徽皇后脫離蟒蛇身,所造漢傳佛教第一部,亦是篇幅最大的一部懺法。慈者與樂、悲者拔苦,懺者慚恥前愆、悔者捨離後過,因依佛菩薩之慈悲,延禮師僧起建道場,以修持懺悔之法門,得除罪積福之不可思議感應。緣起於梁皇,故以之為名。
 
郗徽皇后系出名門,自幼聰慧、姿色秀麗,善隸書、讀文史、工女紅,才貌出眾,遠近馳名,與武帝感情甚篤。然疑心嫉妒、性格慘毒,怒輒損物害人,故體弱多病,年三十二於武帝登基前三年,即捨報墮入蟒蛇身,受種種苦毒。幸宿有佛法善根,故於武帝登基之後,得以蟒蛇身向武帝化現,祈求作佛法功德以拔濟。
 
於是梁武帝乃請求聖僧 寶誌禪師,領導諸大沙門, 共同從《法華》、《涅槃》、《 華嚴》、《楞伽》等大乘經典中,擷取懺悔要義,撰集成十卷懺文。武帝依文修懺甫畢,郗皇后即脫蟒身而生忉利天。以其富含大乘佛教修己利他、發菩提心、共成佛道之旨,又文辭優美淺顯易懂,所以懺悔功深,感應迅速不可思議,乃成為漢傳佛教最重要、最隆重的懺法,而流通至今不墬。
 
 
文 / 釋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