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
多數人的生活其實充滿了不安感,也許你會認為 :『妻子是我娶的,孩子是我生的,車子是我買的,房子是我蓋的,我很好啊!』‧‧‧‧‧‧ 然而這些真的都是很「安穩」的嗎?
其實,若是加以審視一切真實狀況,會發現 - 你只是站在一個 " 蛋殼 " 上面說 :『我很行,我是藍波。』
當生活中面臨外境改變時(八風 :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你就像掉陷在脆弱的雞蛋堆裡!
因為你人生所站的基礎點根本不穩固,猶如那建築在雞蛋殼上的人生。
我當然希望每一個人要有信心,而且過得很自在,但是請真正確定是腳踏實地的站在 " 實板 "上,才講「你很好、很自在」。
人生,是我們自己在受用的,要真誠以對 ! 千萬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不然受困的永遠會是自己!
因此每一個人最好學著去反省 : 自己所建構的事業、建構的家庭、建構的價值觀…等,到底有多少堅固性?
藉此,我們才有機會用更謙卑、柔軟的態度來過生活,而不至於被自己眼前短暫自在的景象所蒙蔽。
文 / 法藏
越是功德的事,越有考驗與挫折來加以莊嚴!
這是修行的必然。
我們必須一再地認清其意義,重新檢視、淨化其因心,忍耐其考驗與挫折。才能與佛法相應,同時也成就自身的佛乘道業。
文 / 法藏
1. 教育的根本心態是導引而非導演。
2. 導引的方法是感同身受而非全盤接受。
3.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因緣有而非我所有。
4. 父母無邊的愛與佛法智慧的身教,是成功教育子女的源頭活水與最佳保證。
5. 要注意避免:父母的虛榮、無知、自私、懦弱、懈怠、放縱與缺乏愛心耐性等,所造成的教育失誤與長久遺憾。
文 / 法藏
死,最親切!
貪心的良藥,放逸的警鐘,
無知的明鏡,我慢的針砭。
文 / 法藏
末法的亂相確實是佛陀所預言的,但佛陀卻不是要我們「宿命而消極」地接受,乃是要我們能事先預防,並積極地加以改革及澄清,《華嚴經》云:末法時代之佛弟子,因見末法衰相而發菩提心。
文 / 法藏
只要能真心、誠意地為自己或他人(利他)生命的解脫而學佛,平常多聽聞、思惟、比較,多累積個人的福報及學佛因緣,以理智的態度,去選擇正信、正行、持戒(不要只以外表或別人的拉攏為依準,)、適合自己性向的道場,即能慢慢地跨入學佛的堂奧之中。
文 / 法藏
淨土法門的根本目的在求當生的往生成就,而往生的根本條件乃以信願為根本!
念佛法門的內在實相之理,與大乘法門無二無別,其於一心專念之中,自然能與眾生的中道實相不思議法界圓融心體相應,亦與生則實生、往實未往之妙義相應,為大乘究竟之法門!即使眾生不知此妙理,亦不能於現前發菩提心,但只要能信願具足的驀直念去,甚至意念紛飛散心而念,其當下亦與中道實相相應,只是散亂而念則眾生自身尚難得益罷了(因散心念佛,無力轉境、轉業之故)。
此外,欲令信願堅固,乃有種種方式或專心持名、或修觀、或拜懺、或修三福、或誦大乘經以發菩提心等。但就往生的目的說,及修行的方便善巧說,「信願」正是最根本的,而「持名」是最善巧的,其實信願持名正是最可靠而根本的,無論你是上根、中質,還是下愚,都必須先了知信願堅固之理,持名圓融之行,而後方修其他助行,才是淨土法門事理圓融的修行之道。
文、圖 / 法藏
居士請示:
念佛如樹漸西傾,是指平常念佛的人不管臨終念頭為何,都能往生西方嗎?又,臨終正念是否含攝臨終才聞淨土法門者?
衲回答:
佛經上所謂「念佛向西,如樹西傾」的意思,並非指攸攸泛泛的念佛,乃是指意志堅定(信真、願切),而能具足「厭娑婆、欣極樂」之心情的念佛人而言。這類佛子雖不一定功夫純熟到〝一心不亂、見佛見花〞等境界,亦能依於平時的信真、願切之功夫為基礎,再輔以臨終無有障難(所以平時即須多持戒、念佛,布施、結淨緣等輔行),即能以「臨終願求往生西方」之堅固〝正念〞而往生。試想,一個平時即信、願不堅,貪染世間、惡念叢生念念不斷,又少修福慧的人,能有〝如樹向西〞的效果嗎?
當然,如果他有過去極大之善根與因緣(畢竟是少數!),臨終得遇善知識開導,而又能心不顛倒、懺悔往愆,生起極勇猛之願心,則是例外。在此意義下,所謂〝臨終正念〞亦是攝於臨終才聞淨土法門的眾生,這也正是佛教提倡往生助念的原因所在。
文、圖 / 法藏
學佛靠的不只是一時的熱情、願想,更不是靠著知識、聞解就能有所成的;
若真佛子,必當發長遠心從最基礎的皈依、恭敬三寶,受戒、學戒、持戒,修福、念佛、拜懺、修養品德等方面做起。
甚而,講經乃是修行的延伸;住持佛法與利益眾生,則是水到渠成的事,這些都不是修行人該預想的!
文 / 法藏
「懺」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悔」是知錯以後不再作。
知道錯,真誠地於佛前發露懺悔過了,就可輕輕地放下,(否則悔箭入心,反成障道。)日後更應提起道心好好地用心修學,發四弘願、成就菩提道。
文、圖 / 法藏
佛法認為隨順因緣而生死才適當,並不太建議取器官作移植。
因為器官冷掉就不能用來移植,所以器官移植,一定要在還有「體溫」的狀態下摘取。
雖然以西醫的立場看:所謂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放大,即是「死亡」。但在佛法的角度看,必須還要身體「冷透、冰冷」(表神識已完全離開)才是真正的死亡,因此,「還有體溫」在佛法來看,並未真正「完成死亡的過程」。換言之,他有可能「還活著」!
以佛法來看,自然的死亡,乃是一個需要「一段時間」給予進行的「過程」,而非像電源開關一樣「立即」的開或關。這段時間,就以「暖識」(體溫)的有無為判斷。佛教強調要助念8小時(約數)以上才移動大體,多少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就廣義而說,佛法的目的是自利利他,是自、他一同解脫,為了此一目標,而多方找尋自己相應的道場、師父(可能不止一處、一人)這是佛法所同意並提倡的!所以才有《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事。
然而,若只是〝多參〞本身,卻不能保證佛弟子的學佛與修行就能如法或順利,因為如果不能具備足夠的擇法能力、智慧與修學佛法的正確態度(是否真為生死?)、目的(例如不是要找一個很大的、有名的師父或道場來崇拜、炫耀與依賴等),則到處攀緣的結果,就只有增長佛子的慢心、疑心與猶豫不決而已,反而離修行愈來愈遠!
文、圖 / 法藏
佛法講的慈悲是一種具有智慧的溫厚情感,
而不是一種淺盤性的,個人一時的情緒反應。
文 / 法藏
生煩惱的時候,或灰心的時候,
不要忘了我們的佛性仍然在那裡!
趕快呼喚他 讓他引領你不要再陷落。
文 / 法藏
宿業如影隨身、因果絲豪不爽;對於今生所遭遇的禍福應了然於心,作隨緣消舊業之想。
並透過懺悔法門,如:多聽聞佛法、誦持大乘經典、念佛、禮佛、拜懺,積集福慧資糧,來降低惡業果報的勢力,並能漸漸地令重報轉成輕報。
文 / 法藏
一個學佛的人,應該是在不合理的地方,看到它的道理;運用一切的佛法看自己;然後面對所有不合道理的事情、不能忍受的地方,要找到能夠忍受的條件、原因跟理由。換句話說,也就是在看起來最平凡的人事物當中,你要學到那一個不平凡的內涵。
身為學佛的人,佛法的道理要放在你心中,改變你自己、要求你自己、看到你自己;然後看出去的時候,只能夠看出一切都是合理的、自自然然的,你不能看到別人不合理;而且,只要自己生煩惱就是自己錯。
要覺曉:生煩惱才有修行的機會!就是因為有煩惱、有痛苦,人生才有挑戰性,而我們學佛,才有它的意義。
文 / 法藏
修行本來就因緣各不相同,處處勸人從己,說我的法門是最高最究竟的,其實正是對佛法的圓融內涵不能體解,以及對自己所修法門不能具足信心,才會如此不安、偏激。今日不少人為了宏揚自宗法門,而必要出言打擊他人的法門,即是這個原因。
自讚己宗固無可厚非,然若是相互攻詰、貶抑與否定,既違修道之原則,亦是不了自宗的表現,甚不可取。
文 / 法藏
吾人對他人的助念,乃是以自己對淨土法門的理解及信心為本,透過對臨終者之開示的啟發及佛號的心念導引,從而使一個臨終的人,一方面去除無知與恐懼,另一方面產生願心與正念。
文 / 法藏
最好儲放於空屋處﹙如:小樓閣上,但要註明「知見有誤,請勿閱讀」字樣﹚,令其自然毀壞,而後將之置於清淨土地中掩埋之,此為最上策。
或者把它燒毀,音帶亦可先用強力磁鐵消磁,然後將灰燼在清淨土地中掩埋之,此為中策。
如果實在不能處理,下下策是寄回原發行、結緣單位﹙還是會流通到別處﹚。凡行菩薩道者,看到任何流通處有此類書籍或物品,皆當發心主動收集,做如上處理!
文 / 法藏
梵唄之功能,乃是透過莊嚴優婉、和雅穩重之梵音,令眾生能身心收攝,緣念並記誦法義,使其從內心中發出虔誠恭敬的心情,進而得到佛法的洗滌滋潤與對法的憶念與體會,所謂〝以音聲做佛事〞的用意即是如此。所以《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文 / 法藏
佛法固然亦解決眾生的〝身〞苦,但佛法的真正用意,主要是〝無明的徹底消除〞,因為那才是生、老、病、死……等苦的真正消滅!
世俗的醫藥雖亦能解決身苦於一時,但卻無能斷苦於根本。
文 / 法藏
求神通、炫感應、迷名師、好名利、崇拜權威、比寺廟大小、乃至不真心追求佛法真理,或只在名相上打轉、在網路上與別人逞口舌而不真正力行(皈依、受戒、拜佛、誦經等行),坦白說,通通名為「心外求法」!
文 / 法藏
求生極樂淨土之心,應如印光大師所說:「竭誠盡敬,妙!妙!妙!妙!」然而,此竭誠之心應如何升起且又不退呢?
應當培養 ”欣厭心”!也就是欣慕彼(極樂)厭離此(娑婆)之心。
又當如何培養此貳心呢?
一、 痛念生死,厭離娑婆
1、 多觀察思惟此世間之無常相,如天然災害、意外災難等。
2、 常體會感受自他身體之種種苦迫相:如肉體上的病痛、衰老、死亡 等苦,又如社會人際方面的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等苦,又如內心上種種妄念紛擾難以制止之苦。
3、 真正面對「生死僅在呼吸之間」此一事實,因此修道「安可須待老?」
以上三者在平常生活中,就應常對境作意觀察,久久自然生起出離心!
二、 深信彌陀本願,欣求極樂國土
1、多讀誦【無量壽經】(康僧鎧本),確切地了解極樂世界及彌陀本願的殊勝不可思議。
2、多聽聞法師講解淨土法門,對此法門建立起正確堅固之信心。
3、常禮拜彌陀四十八大願。
4、每日定數稱念彌陀名號(口念、耳聽、心憶)
5、每日發願:「願捨此報身決定往生極樂國土,亦願度一切有緣眾生皆同往生極樂國土,同證菩提、共成佛道。」
以上如能恆常行之,則能生起欣慕信願之心!
厭此欣彼,果能如此,則往生有份!
文、圖 / 法藏
關於往生注意事項,約有以下幾項原則可供參考:
1.往生10~24小時內,勿移動身體,盡量助念(可請蓮友,然親屬亦當加入),每一小時並兼以簡短開示(可請師父或老參居士為之)五分鐘。
2.家人勿於亡者前哭泣,室內保持安靜、通風,溫度、光線適中,亡者身體勿直接吹風。來弔唁之人若可能,亦請之加入助念少時。
3.往生後24~48小時內可入殮(視天候溫度及其他需要可酌增減,然必須於開立死亡證明之後),衣服用舊衣即可,新、好衣可整理好濟貧做功德。
4.入殮後,除告別式(出殯)、安葬事宜之安排準備外,主要就是功德佛事之追薦。主要有代亡者布施,供養三寶,為亡者誦經(禮請師父來宅,或往寺院更佳,然家人最好亦加入)、繼續助念,家人茹素49日(可增減隨因緣)、受三皈、五戒,做三時繫念佛事(導引往生,七日內做)乃至大蒙山(為亡者集福,出殯前一日做)等。凡所施功德,皆當出自以至誠懇切,並皆據以迴向西方。
5.告別式日,儀軌簡單祥和為主,勿求排場、華麗。可將省下來之金錢及所收奠儀,施印法寶,供養佛、僧等。並於佛前默禱為亡者所做一切功德,再祈三寶加被,令亡者業障消除,蓮品增上。若有可能,在告別式前,夫妻當離欲,乃至49日內更好。
為佛弟子,見父母親人往生,皆當生起無常之痛念,發菩提心願以此親人往生示現為自我修行之增上緣,懺悔往昔之懈怠造業,發願將來為更優良之佛子,如是發心方名佛子之盡孝。
文 / 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