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 梁皇寶懺緣起 】

梁皇寶懺原名「慈悲道場懺法」,乃南朝梁武帝為郗徽皇后脫離蟒蛇身,所造漢傳佛教第一部,亦是篇幅最大的一部懺法。慈者與樂、悲者拔苦,懺者慚恥前愆、悔者捨離後過,因依佛菩薩之慈悲,延禮師僧起建道場,以修持懺悔之法門,得除罪積福之不可思議感應。緣起於梁皇,故以之為名。
郗徽皇后系出名門,自幼聰慧、姿色秀麗,善隸書、讀文史、工女紅,才貌出眾,遠近馳名,與武帝感情甚篤。然疑心嫉妒、性格慘毒,怒輒損物害人,故體弱多病,年三十二於武帝登基前三年,即捨報墮入蟒蛇身,受種種苦毒。幸宿有佛法善根,故於武帝登基之後,得以蟒蛇身向武帝化現,祈求作佛法功德以拔濟。
於是梁武帝乃請求聖僧 寶誌禪師,領導諸大沙門, 共同從《法華》、《涅槃》、《 華嚴》、《楞伽》等大乘經典中,擷取懺悔要義,撰集成十卷懺文。武帝依文修懺甫畢,郗皇后即脫蟒身而生忉利天。以其富含大乘佛教修己利他、發菩提心、共成佛道之旨,又文辭優美淺顯易懂,所以懺悔功深,感應迅速不可思議,乃成為漢傳佛教最重要、最隆重的懺法,而流通至今不墬。

文 / 釋法藏法師



【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盂蘭盆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佛制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令僧眾會集一處,專心修道,精練身心,堅厲戒行。僧人藉安居時期的精進修行,證得聖果者甚多,佛甚歡喜,故名「佛歡喜日」。又解夏之日,僧眾集會,自恣懺悔得清淨,故此日又稱「僧自恣日」。

「盂蘭」即倒懸之義,表示餓鬼之苦如人倒懸一般;「盆」則為救護之器,故以「盂蘭盆」解為「救倒懸」。據《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目犍連尊者始得六神通,欲報父母乳哺之恩,即以天眼觀見其母生餓鬼中,不得飲食,皮骨相連,日夜痛苦。目犍連尊者見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然其母以惡業受報之故,食未入口就化成灰碳。
目犍連運用神通卻不能救拔其母,悲號涕泣的求助於佛陀。佛陀告以七月十五僧自恣日時,以具飯百味五果,置於盆中,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之美,供養十方自恣僧,則能仗此功德,使現世父母六親眷

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光華。
目犍連尊者依示行事,是日,其母得脫餓鬼之苦。由此,佛再慈悲叮囑:「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教徒遵行佛制而有「盂蘭盆節」。
所以日後佛弟子也都在農曆七月僧伽解夏後,舉辦齋僧,或共修法會以超薦累世父母,因此七月也是「慈悲月、教孝月」!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 蜂採蓮花 】

圖 / 20210716 攝於 台灣楠西萬佛寺

 
譬如蜂採花,
但取其味去,
不壞色與香;
比丘入聚然。

2021年6月21日 星期一

【 佛教徒在民主社會裡,如同一盤散沙、沒力量 】

政治人物要的選票,佛教徒往往沒有產生影響。佛弟子不需要介入政治,但是我們有沒有責任為老百姓選出一個好人,用你的那票,用你的影響力?
 
介入政治的定義是,「你自己想要在政治當中得利益」,或者「你自己去操作政治」,這才叫介入政治。
 
但是,關心政治,使人民能夠得到好的中央官員、好的地方官、好的立法委員,這正是在關心百姓!這是你作為一個慈悲的、發菩提心的、要去實踐菩提心的出家人或佛弟子,該去思考的。
 
~ 法藏法師開示 ~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 楠西萬佛寺 小普陀山禪修公園簡介 】

 

楠西萬佛寺  小普陀山禪修公園簡介

所謂「普陀山」,乃梵音Potalaka(Potala、Potaraka)的
簡略音譯,標準音譯為「補怛落迦山」,又作補陀洛山,
亦簡稱洛山,為觀音菩薩應跡之聖地。「補怛落迦」意譯
為光明之樹,因該山之小樹花白而常有光明甚香悠遠,以
此表觀音菩薩「大悲光明、普門示現」之意,山因樹得名
,故又稱為光明山、小白花山或小樹蔓莊嚴山。又補怛落
迦在古代梵語中亦有船或港之意,此表補陀洛山當距海港
甚近,或即是離海港不遠之海中島嶼。故相傳此山位於印
度南方海上,山中充滿奇珍、異石、流泉、池沼,雲氣氤
氳、林木疊翠、花香馥郁、華果盈滿,極為清淨莊嚴,多
有聖賢居住其中。山頂有池其水澄淨流出大河,周流繞山
而入海南,池側有石天宮,乃觀自在菩薩往來遊捨之寶所
。欲見菩薩者須發大願心,涉水跋山忘其艱險始能到達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遊行南方時,嘗入此山謁見菩薩
。佛教大乘經典,如:《阿彌陀佛大思惟經》、《千手千
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等,皆佛陀
於此石天宮中所說。
公園始建於民國八十一年,翌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落成,歷
時一年餘。名「小普陀山」,正以「補怛落迦山」為藍本
,更配《法華經》及天台宗相關之造景。望透過此景致之
默化,體現菩薩圓通應化之殊勝境界外,更使遊者同感《
法華經》中唯佛一乘之精神,並啟發隨學天台教觀之好樂
。故園中聖像、偈語、奇石、飛瀑、流泉、池沼、小橋、
曲徑、亭台、樓榭、石洞等景,皆有其寓意。或綠徑通幽
、或登高遠望、或低首穿行、或舉目登升,花木扶疏綠茵
遍地、荷蓮錦鯉奇木異禽,高低蜿蜒起伏有致、景象萬千
不拘一格,常有柳暗花明、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妙境呈現
。經行其間,樹芬花香、鳥鳴蟲喧、泉流涓涓,氣清神暢
,遠山白雲現、瀑聲幽靜顯,法義處處提斯、聖景時時護
念,誠謂蕩滌心靈之勝境、禪觀冥思之寶地。
園區始自山門終至菩薩院,佔地約一甲半,略述其景主要
有:二十四奇山、洗心池、寶珠石、滌塵橋、妙蓮池、佛
性洞、拜經亭、五味峰、靈山台、三諦石、三觀橋、百界
洞、千如洞、圓通亭、觀心湖、藥草坪、普門徑、化城域
、說法境、三聖嚴、涅槃路、六即亭、接引道、般若船、
龍首觀音……等。入園者除可循近途逕轉入雨花殿而登於
大雄寶殿外,亦可經行全區,途中或尋靜謐安穩之所歇息
禪思片刻,此即取名「禪修」之意。惟無論經行全區或徑
路徇出,皆可作轉心生敬以趣寶殿之前行,可謂化六塵緣
影之幻境,為修心利生之善巧。願來園者皆稟虔誠敬穆之
心,同遊菩薩大悲普化之境,則一舉手一投足,皆共成佛
道焉。
時維
佛曆二五五三年 立冬
天台宗沙門 法藏起德起融 謹識
 

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 心靈疫苗 】

世間有疫苗,用於預防病毒。

我們也要有「心靈疫苗」,它能強健我們的心靈、心理素質,讓我們的心靈、心理在種種環境的挑戰當中,產生預防心靈、心理疾病的效用。
 
因為唯有心靈的帶領下,使我們能夠「自我堅強」、「自我增上」、「自我完成」,並且「自我觀照」。
 
而「自我觀照」尤是重要,我們時時面臨社會上的形形色色,各種的機緣、是非等境界,試問:我們要如何觀照自己?我們能夠帶什麼給這個世界?
 
面對未來更多的競爭,我們最好能了知:自己的心靈要真正走在哪裡?自己生命真正的意義是在哪裡?而各類宗教正可提供我們需要的心靈疫苗。
 
有了「宗教心靈的疫苗」在身,我們就可以走向更遙遠,更加踏實的自利利他的人生。
 
《 法藏法師法語 》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 佛法空間的想望 】

凝望佛慈的發想~~

一直以來,我們出版的經書,都是高成本、高品質,但是缺乏一個展示的空間,感覺可惜。
如今既然已有一個莊嚴的寺務處,應該妥善運用,發揮最大功能,讓來寺的人,不論信徒或遊客,甚至是我們的常住眾,都可以輕鬆自在地來此瞻仰經典、翻閱佛書、輕撫文創、感受茶香與休憩心靈。希望每一位經過此處的人,無論是在平時或法會,無論是遊客或居士,甚至是常住師父、淨人。都能被此處一角的舒坦祥和與智慧寧靜所吸引,而願意跨入並稍作停留,感受著書與所有文創的觸感與質感,翻幾頁智慧的法語,體會著環境的舒坦與放鬆氛圍,自然地感受來自佛菩薩的慈悲。
於是有了茶席與閱讀椅~~
自然地,我們需要一個,方便的、隨時可以觸及的,心靈人文飲茶區。在此,讓所有人可以隨時坐下來,品茗大自然的芳香,歇憩思想、滋潤身心、調整情緒。
心靈療癒與悸動~~
靠門邊加擺三張椅子,可供坐下閱覽書籍、玩味智慧,配上嬝嬝輕音,應該會比誠品更引發深刻的心靈療癒與悸動吧~~
願有緣見聞者,皆擁抱佛法、親近道場、浸淫在佛光中......。
佛法感動的延續~~
無論是平時的來訪偶遇,還是法會中的勤修功德之餘,在此感受佛教藝文氣息後,請購佛典法寶或佛教文創,可讓心靈成長的默化,延伸到有緣者的生活與家庭......在各層面中,時時與佛法對話。
這是多麼令人溫馨與安心的景象。🙏

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 新年寄語 】

送走過去的一年,接著要迎來嶄新的一年 ~
在我們生命或在佛法當中,「年」意味著「檢討過去,展望未來」。
「年」不只是「秋收冬藏」生命外在行為的必要操作,它也是我們內心裡頭的「秋收冬藏」:
收一收我們過去一年到底做了什麼功德的事,把收來的功德款項再繼續去讓它生利息。
藏一藏我們過去一年到底做了哪些個壞事,在新的一年要徹底地把這個壞給懺悔乾淨,不要再堆在倉庫裡頭。
這就是「四正勤」當中的:
已生善,令增長,
未生善,令生。
已生惡,令斷,
未生惡,令不生。
「年」真正的含意在這裡。
基於四正勤的觀念,期許每個人做好生命的規畫和自我檢討,去惡、行善,邁向未來新的一年。
新春佳節,祝福大家:
新年愉快! 身心自在!
阿彌陀佛!
 
 
法藏 書
 

 

【 淨土念佛法門易修速成 】

念佛不是迷信的宗教操作,它是一種提昇身心靈的具體方法。這種念佛的修持法門,被稱為「易修」。為什麼?因為開車可以念佛,任何煩惱來時可以念佛,走路可以念佛,躺在床上也可以念佛。這不是因為佛陀需要我們崇拜,而是當我們念佛時,能夠開發自己本具、與佛平等的清淨功德。


念佛,是讓我們能夠很快地開顯、成就自性功德的法門。對於忙碌無暇的障惱眾生而言,可說是提供消業積福、易修速成、得到現世安樂的最佳途徑



2021年1月9日 星期六

【 修行在平常日用中 】

修行就是用在平常日用中,

考驗來時,
不要:
三寶請兩邊、煩惱擺中間!

文/ 法藏
圖/ 陳子豪居士



【 如何扭轉我們的業報 】

一些重的「業」,固然有難轉之處,
但它終究還是因緣所生法,只是難轉而已。
只要我們懂得發菩提心、憶念佛的本願功德,
及相信誦持大乘經典的加持力量,
必能依此善巧,而有機會扭轉我們的重業。


文 / 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