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 痛念生死 】
一切修道人
『死』這件事情
絕對要常常吊在心頭上
你就不會瞋心
你也不會慢心
你想想看
在死面前你能不謙卑嗎
在死神的面前
在閻羅王面前
你還能怎麼樣
所以一定是柔軟相的
在死神面前就是謙卑
你準備好了嗎?
所以印光祖師說『念死』
能痛念生死
自然道心日增
痛念生死是說
有生是苦
死亡必來
時時自問
死亡前一剎那
到底我心安住得了嗎?
整個佛教的修行
其實最終求一個
清楚明白的往生
我們茫茫然的隨業而來
我們要清清楚楚的離業而去
這唯一究竟的方法就是求生極樂
能夠離一切業
讓業伏住
久遠無邊劫的恩恩怨怨
一切都在極樂世界
轉成清淨緣
文 / 法藏
『死』這件事情
絕對要常常吊在心頭上
你就不會瞋心
你也不會慢心
你想想看
在死面前你能不謙卑嗎
在死神的面前
在閻羅王面前
你還能怎麼樣
所以一定是柔軟相的
在死神面前就是謙卑
你準備好了嗎?
所以印光祖師說『念死』
能痛念生死
自然道心日增
痛念生死是說
有生是苦
死亡必來
時時自問
死亡前一剎那
到底我心安住得了嗎?
整個佛教的修行
其實最終求一個
清楚明白的往生
我們茫茫然的隨業而來
我們要清清楚楚的離業而去
這唯一究竟的方法就是求生極樂
能夠離一切業
讓業伏住
久遠無邊劫的恩恩怨怨
一切都在極樂世界
轉成清淨緣
文 / 法藏
【 覺苦修行 】
人生海海,快樂也不要太高興,究竟它會消失,痛苦卻是常 常存在,而我們要如何面對痛苦,了解人生畢竟就是這樣, 不用去怨歎也不要害怕;那要怎麼樣呢?借它是我們的藥, 讓我們不會放逸,緊快來修行,讓我們會誠意聽經,聽經之 後,要實踐佛法,這樣這個苦,就變成我們的善知識,這個 苦轉成我們修行的力量,因為這樣,我們聽經聞法,以及修 行就能修入心。
文 / 法藏
文 / 法藏
【 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 】
生活在一個民主的、開放的、多元的社會
我們像一群白老鼠
生活在既有的籠子裡
然後被突然間放了一個飛輪在那裡
飛輪裡頭放一個種子在那裡
那白老鼠一跳進去
就努力地跑那個飛輪
跑得全身冒汗
然後最後累了
也不過才吃那麼一粒小小的餌
我們就生活在這個已經被那些前人所建構了的環境
然後追逐我們生活下去的所需
就是那一粒飲食
我們在跑那永遠跑不完的---生命的輪迴之輪
我們像一群白老鼠
生活在既有的籠子裡
然後被突然間放了一個飛輪在那裡
飛輪裡頭放一個種子在那裡
那白老鼠一跳進去
就努力地跑那個飛輪
跑得全身冒汗
然後最後累了
也不過才吃那麼一粒小小的餌
我們就生活在這個已經被那些前人所建構了的環境
然後追逐我們生活下去的所需
就是那一粒飲食
我們在跑那永遠跑不完的---生命的輪迴之輪
【 懺悔能夠改變造惡業的因果嗎? 】
如果〝業〞不可轉,則世間即無人可成佛了!眾生雖因無明 而造業(因),但也可以因為善知識的開導,而生起懺悔之 心(也是另一種〝因〞),從而修正了他可能遭受的「果報 」。「因」的〝成分〞不同了→果當然也不同了。
造罪是「心」,做凡做聖、做人天做畜牲是心,而懺悔亦是 懺「心」,這一直是因果昭昭的。《普賢觀經》云:「罪從 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重報可因懺悔而轉輕受的 道理,其實再明白不過了。
文、圖 / 法藏
造罪是「心」,做凡做聖、做人天做畜牲是心,而懺悔亦是
文、圖 / 法藏
【 咒語名為〝總持〞 】
「咒語」名為〝總持〞,即:總一切義、持一切法。
在梵文五種不翻譯的條件中,咒語有「秘密」及「多義」二 種理由而不翻譯。所謂秘密,乃是因為咒音代表著自性中清 淨的某些本質,此本質為眾生與諸佛所共有,只是眾生自己 不知罷了。佛菩薩慈悲為眾生宣說,並賦與其利生之本願加 持(從空出假故),若眾生虔誦,則以法界心感法界性,必 能得其不可思議之功德利益(一念三千故)。
但如果將之翻成語文,則〝多義〞變為〝一義〞;〝分別心 〞亦取代了〝虔敬〞,從而阻礙了眾生自性清淨心,與諸佛 菩薩相感應的法性功德。因此,雖然咒語容或有其梵音之〝 語意〞,以實修的需要說,是不需要、也不可以翻成語文的 。
文 / 法藏
在梵文五種不翻譯的條件中,咒語有「秘密」及「多義」二
但如果將之翻成語文,則〝多義〞變為〝一義〞;〝分別心
文 / 法藏
【 「泛修行論」的迷思 】
古來大德能名垂後世者,大抵功行、見解等,皆有其特殊處 殆無疑義,然佛法深廣無邊,卻也不宜因為有功行就說,彼 等皆是〝果位再來人〞。蓋修行高低是一事,見解淺深又是 一回事,並非都很〝有修行〞,則彼此的見解就一定一樣。 佛的十大弟子,各各稱第一,這正說明了修道之人,其彼此 間的見解、能力,是有可能有高低深淺之不同的。
如果說某大德有修行,所以他所說的一切,一定都是對的、 都是究竟的,這正是〝泛修行論〞的迷思,同時也是個人崇 拜的開始。畢竟〝正遍知〞是唯有佛陀才具足的,乃至等覺 菩薩都尚有所不足。今日海峽兩地佛子常存在的,依人不依 法的祖師崇拜情結,往往也正是因此而起的。因此吾人學佛 應依於教理,而理性抉擇,各大德各有其不同的佛法依據及 對機因緣,所謂正看成嶺側看成峰,似不必一定於諸大德中 強求其同。
文、圖 / 法藏
如果說某大德有修行,所以他所說的一切,一定都是對的、
文、圖 / 法藏
【 佛「經」之義 】
所謂的佛「經」
有攝持的意思,攝持眾義,入眾生心,令無忘失;
有契經的意思,裁契眾義,暸別邪正;
有貫串的意思,貫串佛意,使無遺失;
有一致的意思,與真理相一致;
有契合的意思,契合佛的本懷;
有輾破的意思,輾破外道邪見。
文 / 法藏
有攝持的意思,攝持眾義,入眾生心,令無忘失;
有契經的意思,裁契眾義,暸別邪正;
有貫串的意思,貫串佛意,使無遺失;
有一致的意思,與真理相一致;
有契合的意思,契合佛的本懷;
有輾破的意思,輾破外道邪見。
文 / 法藏
【 聽經聞法 】
我們聽經不是只聽舒服的、有趣味而已。有的居士聽經、學 教,學了之後反過來照筆記宣講,也去教別人。他這是要當 老師的,而不是修行要用的,古人所謂:「入耳出口,三寸 而已」。
我們修行是以折伏眼前的煩惱為根本,為下手之首要,而聽 經聞法正是要折伏我們現前的煩惱!
用我們現前的這一念恭敬學法的善心,用心的把佛法聽入我 們的覺性裡去。從而對這生活當中煩惱的、難以解決的、有 所苦的心,進行觀察認識,並運用所聽聞的佛法道理來加以 破解。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
我們修行是以折伏眼前的煩惱為根本,為下手之首要,而聽
用我們現前的這一念恭敬學法的善心,用心的把佛法聽入我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
【 定課不斷 】
菩提道上的行者,若想成就道業,除了要發堅固的道心,還 要有長遠心,持之以恆的往目標前進。每日的定課,正是自 己依自己根器所定的每日必行功課,依此法水洗滌心靈上的 積垢,日以繼日,必有迥脫根塵、靈光顯耀的時刻。
文、圖 / 法藏
文、圖 / 法藏
【 佛教兒童在家教育施行要點 】
一、教育對象:
大體可分為學齡前(最早可溯自「胎教」,具體約從有語言 自我表達能力 時即可開始)及小四以前(或可延伸至小六,視情形而定) 兩大階段。
二、教育宗旨:(以下除另有分類外,凡【】中之內容乃專 對有因緣或有意願出家者而說,無因緣者僅為參考)
為佛教及國家民族培養未來優秀佛教居士、社會菁英(具社 會正義與責任 感)【及出家僧伽】等而預做準備。
三、教育目標:
培養一個具足佛教悲智氣質(超俗性格)、內蘊傳統倫理涵 養(時代道德) 、五育並重(人格完整),又能適應現在及未來生活與學習 (入世知能)的佛教兒童。
大體可分為學齡前(最早可溯自「胎教」,具體約從有語言
二、教育宗旨:(以下除另有分類外,凡【】中之內容乃專
為佛教及國家民族培養未來優秀佛教居士、社會菁英(具社
三、教育目標:
培養一個具足佛教悲智氣質(超俗性格)、內蘊傳統倫理涵
【 精進乃修道之根本 】
「精進」,乃修道之根本,是斷惡修善、去染轉淨之修行過 程中,不懈怠而努力向上的動力。
故俱舍宗以「精進」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識宗以其為十一 善心所法之一。
而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亦必待 「精進」而成辦眾事。
「精進」更是菩薩志求無上菩提的重要善根。
文 / 法藏
故俱舍宗以「精進」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識宗以其為十一
而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亦必待
「精進」更是菩薩志求無上菩提的重要善根。
文 / 法藏
【 宗教信仰的力量 】
宗教乃是一種個人極內在心靈,對宇宙人生之終極原理與價 值的超世俗性之絕對信仰活動。此種心靈活動能使人類散發 出謙卑、諒解、道德自律、洞悉人生、體認生命意義與生活 目的,勇於面對困境、慈悲為懷、民胞物與,實踐人性終極 關懷的人性光輝。
宗教不但先於國家、法律而存在,亦是一切人類道德與法律 的先驗基礎,可以說是比道德和法律更為自覺、自發而有效 的社會安定力量與心靈提昇根源!
宗教提供心靈泉源與神聖教誨給人們,讓人對生命與生活, 有著更豁達而光明的態度去面對他自己的人生,從而使他能 在這日趨複雜與競爭的社會中,保持一個健康積極而又善良 淳樸的心靈。有了這樣的健康心靈為基礎,不但能為社會國 家帶來進步與安定的強大力量,同時也能進一步地提高國民 的生產力,以及國家的世界競爭力。
文 / 法藏
宗教不但先於國家、法律而存在,亦是一切人類道德與法律
宗教提供心靈泉源與神聖教誨給人們,讓人對生命與生活,
文 / 法藏
【 如何學習放下 】
我們當知:
根、塵、識本無自性,既無自性,則根、塵相對時,亦依因 緣而有,所以六識之生起亦是凡夫虛妄分別的結果。反之, 若執根、塵為實有,則必執著自己之六識分別是真實的,那 麼日常生活中,所見、聞、覺、知,必會以「真實」的姿態 而紛擾仁者之心。
如何放下?
則須如上所說理而念之、行之,時時憶念如此「諸法緣起、本無自性、虛 妄不實」的道理,並依之而安住,不受自己情緒及習氣所轉 ,如此久久薰修逆於生死流,方能漸次體會緣起性空的真理 ,而從根本上轉化自己的性格、習性。
文 / 法藏
根、塵、識本無自性,既無自性,則根、塵相對時,亦依因
如何放下?
則須如上所說理而念之、行之,時時憶念如此「諸法緣起、本無自性、虛
文 / 法藏
【 不惡口、不謗法 】
《梵摩喻經》云︰「如來說法聲有八種︰一、最好聲,二、 易了聲,三、柔軟聲,四、和週聲,五、尊慧聲,六、不誤 聲,七、深妙聲,八、不女聲。言不漏闕,無得其短者。」
此外《大智度論》卷四亦云,佛之梵音具有五種清淨的特質 ︰「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播,聞而悅樂,三、入心敬 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
以上這些音聲特質,乃是佛於因位時,無量世中不惡口、說 實言美語、教善語、不謗正法等,所感得之妙相(三十二相 之一)。方能令聞者隨其根性而得利益,皆生善心而無雜亂 ,大小權實皆能諦解,斷惑消疑,常愛樂欲聞。
文 / 法藏
此外《大智度論》卷四亦云,佛之梵音具有五種清淨的特質
以上這些音聲特質,乃是佛於因位時,無量世中不惡口、說
文 / 法藏
【 梵唄音律之利導與應用 】
梵唄於自修的目的,是用來歌讚佛德、吟歎佛法、抒己之誠 ,以啟發悟性;於化他的目的,是用來「宣唱法理,開導眾 心」以導俗入道的,因此其用音自然是為了「集眾行香,取 其靜攝專仰」為目的。在這樣的前題下,梵唄之用音,當然 就要以清淨、悠遠,莊嚴、肅穆,平雅、和緩,安定心神為 高、為尚。
梵唄最重在音律之表現,與悲智之投入。雖修道不在發音、 吟誦之技巧上,但梵唄之如法技巧,卻是修懺等法門,觀鍊 薰修之所以。因此,依於古傳之口授,以和緩平正、深沈哀 宛、清亮莊嚴、悠遠肅穆之好聲,藉由熟練的梵唱技巧,方 能將內心對三寶的崇仰、對佛法的體悟、對自身的懺悔、對 眾生的慈念與悲心等等,透過聲音而表露無遺!如此人與法 合,法與聲合,聲與智合、智與悲合,不但法會圓周、自得 大利,甚至感動人天、鬼神與百獸等,亦為自然之事。這也 正是梵唄的大妙與大用。
梵唄最重在音律之表現,與悲智之投入。雖修道不在發音、
【 細微之苦 】
成見與抉擇成為人格特質的一部分,這樣的特質容易經由個 體,在面對外在的人事物時,因著個人的成見與喜好而給予 價值判斷,產生「我的看法」。形成了「我」評斷或認為這 件事或這個人,好與不好、對與錯、是與非,亦即『我執分 別』的產生。
有「我」在本質上不能叫過失,但以我為中心就有過失。如 果每個人以自我為中心,「分別」就出來了。也就是在想法 中有「這是你的、這是我的」,這種對立感將會形成苦的來 源。比如說:為什麼你的比較好,我的比較差;做同樣的工 作,為什麼你的薪水比較高,我的薪水比較低;為什麼你的 分數比較高,我的比較低。這種「分別」的感覺看似合理, 可是它會誘發出你最終苦的來源。
你可以忽視「細微之苦」不讓它壓迫你,但它卻會在你的潛 意識裡,形成了對自己的不信任,跟隱藏的無能力改造自己 的自我感。
文 / 法藏
有「我」在本質上不能叫過失,但以我為中心就有過失。如
你可以忽視「細微之苦」不讓它壓迫你,但它卻會在你的潛
文 / 法藏
【 我執的同理心 】
每個人控制自己的我執、面對與控制情緒的能力,乃至表達 欲望的方法是千差萬別。也就是承認“人有自我控制能力的 差別相”。
人在表達自己欲望的方式與習慣,會受背景的影響,隨著他 的教育、文化、社會、風俗、家庭…,乃至成長環境而有所 不同。所以固然「我執」每個人都有,但是我執的表現方法 與手段會不一樣。
試著不要完全用自己的想法與角度,因為那是你的解讀,在 對方的解讀可能有另外的考慮。縱使那個考慮讓你覺得很荒 唐、荒謬,但他也一定有他的考慮。因此哪怕你覺得自己有 千百個對,然而就對方的立場而言不盡然是如此,因為他也 有他不得已的理由。
文 / 法藏
人在表達自己欲望的方式與習慣,會受背景的影響,隨著他
試著不要完全用自己的想法與角度,因為那是你的解讀,在
文 / 法藏
【 佛法在恭敬中求 】
所謂「佛法在恭敬中求」,因此,凡有佛像或佛法經句文字 等印刷品乃至影音媒體,都應該以虔敬恭謹的態度閱讀或聆 聽。平日若不閱聽時,亦應放置在較高而整齊清淨,不與其 它世俗雜書、雜物相混的几案或書櫃等處,並不適合放置床 邊或枕頭邊。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
【 焚燒除障草可除去鬼魅嗎 ? 】
居士請示:焚燒除障草真可以達到除去鬼魅的效果嗎?
衲回答:
佛教中真正的趨吉避凶,是以淨化自己〝內在〞的貪瞋癡為 力量(往內),絕不是以〝除去〞外在物質(或所謂的「鬼 神」)為出發點(往外)。唯有我們的心念轉了,境界(或 災難)才會跟著轉,同時也才能與諸佛的清淨度生大願力相 感,從而消災免難。佛菩薩的悲願是普及六道群靈的,鬼道 眾生也是六道眾生之一啊!以慈悲普渡為重點的佛教,怎麼 可能用驅趕的方式對待他們呢?
種種物具、儀軌的施設,是為相應眾生心性喜有所依靠故, 所以藉著外相來提斯正念、引發恭敬心或懺悔心,使令生起 真誠與專注之心而用功修行,並藉此更發願能使見者、聞者 皆能得此功德之真實利益,依此利益故,方能令災難、魍魎 等悉皆遠離。
文 / 法藏
衲回答:
佛教中真正的趨吉避凶,是以淨化自己〝內在〞的貪瞋癡為
種種物具、儀軌的施設,是為相應眾生心性喜有所依靠故,
文 / 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