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 從「不忍」中看見佛性 】

把佛教所認知的修養內在、慈悲眾生、施捨自己、利益一切大眾之菩薩精神,當做我們生命本然該做的事,而不存任何目的。講佛性或許很難瞭解,但是當我們去碰觸到那個苦難,並且把苦難的人當作是我們生命中的老師(他用他的生命, 直接實踐一種苦難的生命樣態),就會觸動我們內心佛性最深刻的 不忍!

從這念「不忍」當中,使我們反思三件事:第一,我所獲得的何其多?我應該何其的感恩啊!

其次,這人間仍然有多少眾生在受苦?我該要多努力去為他們服務啊!

第三,這人間圓滿的事真是不多, 也不長久,我不應該太執著這人間的一切榮華富貴。

文 / 法藏


【 修行在當前 】

我們於訪視關懷時,既使面對個案或其他人的拒絕、誤解、嘲諷、傷害甚至過度的要求時。

其當下,應做修行消業想,若瞋惱現前,當下應警覺此是功德之考驗,也是自我心性的修練!

當提起無我正念,生慚愧心、柔軟心,而不生一念退卻之心。

文  / 法藏


【 用清淨念行善 】

行善非為傳教或其他任何有形、無形的利益與目的而行善。只是行善,不涉及任何政治、經濟與個人事業等議題或行為,完全出之以無我無私的清淨善念。

文 / 法藏


【 進行關懷時,要保持自我的覺照 】


【 利益有情 】

請把佛祖看到的善,用我們的手抓起來,不斷地去播種生出許多棵樹,接著生出更多種子和果子,再持續散播出去,傳遍各地 ~ ~

我們台灣人口數佔全世界相對稀少,國際上支援有限,加上兩岸對立,卻可以是世界外匯存底第五名的國家,主要靠的是上一代樂善布施、好與人為善、純樸濃厚的人情味,以及用心教導下一代而種出來的成果;

反觀現在年輕人,能幹有餘,但若不知要行善積福,我們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民就易沈淪下去,所以這股善的傳承力量甚是重要;台灣的未來,需要有大家的好心善緣做基礎,來啟發更多人的善念覺性,並感染帶動大眾的善心善行。

再又,行事重點在緣不在人,無論己身多有才幹能力,若沒有累積足夠的善因緣,亦難以成就彼事。
是故於此 ~ 呼請諸位當發長遠心、堅勇心主動積極幫忙,利益有情,以報眾生恩。

文、圖 / 法藏


【 隨處自然的行善利眾 】

大乘佛法的精神本質是在「利益一切眾生」。當對方有需要、對方能接受,而你能善巧的給予,這就是在「利益眾生」。

所以,利益眾生可以是一句話,也可能只是一個笑容,或者是一個小小的物質上面的輔助等。

因此,行善應該像空氣一樣自然、無邊, 像呼吸、像喝水一般,隨時都可以做!

文 / 法藏
圖 / 恆春千華寺佛像


【 發堅勇不退心行善是修學菩薩之萬行 】

我們說要修菩薩行,若眼前的善行都不願去做了,要如何成菩薩做佛祖?

台灣社會風氣和睦,彼此相互關懷的人情味很重,這是台灣特殊的國家力量,但仍需要不斷延續提升,現前最珍貴的就是大家親身發心做的社會關懷善行;

我們是佛教徒,要勇敢地、歡喜地用真心去關懷眾生,不需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有限,世間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聖人也都是修出來的,所以不管自己能力如何,有心最重要,有心就有力量,甚遇逆境亦不退初發心行善,如此才能令自己的生命有更廣大光明的心量。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佛像

【 關懷「善緣戶」的態度 】

我們關懷「善緣戶」(對社會局提供的救濟個案的尊重稱呼)要做的是關懷、聆聽、陪伴、支持,是情緒的支持者,也是友伴的關係,讓他們感覺不被社會排斥或邊緣化,從而感覺生存有意義和價值,並給他們力量。

若我們自身態度穩當,也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他們才較比容易接受我們的善意。所以我們要去看到他們的優點,進而給他們正向的鼓勵與肯定,讓其光采散發出來。

我們實際上是貼近他們的生命,是做他們的朋友,此時不一定要改變他們,亦不須做一個問題的解決者。


文 / 法藏



【 行善能使我們的心變柔軟 】

行善能使我們的心變柔軟,改變我們自己,同時感染帶動我們的家人改變。

我們能把自己的心修好,不僅我們的家庭平安,子女孝順,夫妻和睦,父母也自然百福。

文 / 法藏


【 把自身的財物、善心、生命布施出去,這即是一本活的經典 】

做行善時,請不需抱著拼業績般的心態來計算我們做了多少案件,並以此自我滿足;

重要的是,要從我們平日真正投入關懷利益他人的過程當中,體悟和啟發佛法甚深的道理與智慧,展現我們生命更廣大的心量。

修行的極大部分是從現實生活中做起,如同經上所說「在俗的菩薩以布施為先」,我們把自身的財物、善心、生命布施出去,這即是一本活的經典。

文 、圖 / 法藏


【 祝勉語 】

施暖是最佳的禮物,
知足是最大的財富,
利他是最好的品德,
關懷是最真誠的問候,
祝福是最美好的話語。


祝大家六時吉祥,平安幸福!

文 / 法藏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