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9日 星期一

【 悟光和尚尼 舉火偈 】

 


註 : 悟光精舍 上悟下光和尚尼,於民國113年7月18日安詳示寂。

【 悟光和尚尼 讚頌偈 】

 


註 : 悟光精舍 上悟下光和尚尼,於民國113年7月18日安詳示寂。

2024年7月28日 星期日

【 剃度上人 慧顗老和尚圓寂讚頌 追思文 】

 

2014/11/28
 
師父上人!您老人家今日示現圓寂
我們弟子眾等要回報師恩
就是要
學習您老人家「忠厚為教、護持佛教不遺餘力」的身教行儀
您對弟子們
在言行當中,有著無盡的慈悲、無限的愛護與加持。
也正因為您對弟子們這般的慈悲護念
所以我們日後才學會了
對於佛門其他出家眾,都要保有一份敦厚之情,
這正是您長期以來對我們的身教!
弟子法藏
在教界中所學所行
很大部分都是早期受您老人家的啟示和教育
我們眾弟子雖然不一定隨侍在您老人家身旁
然 平時談起清涼寺
都真心的思念您老人家
希望您能健康長命百歲
現在上人因緣已經具足 功德圓滿
蒙佛接引往生極樂
願您老人家早日乘願再來
迴入娑婆、廣度有情
再來成就佛法自利利他的大志業
並帶領我們大家,一起圓成佛道
弟子 法藏眾等
至誠懇切 求哀禮敬
上來祈禱
願 上人於極樂世界含笑納受
阿彌陀佛!
 
 2014.11.28法藏法師於剃度上人 慧顗老和尚圓寂讚頌會 恭讀追思祭文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 修善心召感當來善因緣 】


 

【 直心 】


 

【 阿彌陀 】

 


2024年7月7日 星期日

【 女人的愛情認知 】

 





















這個題目總是難解……
但越是難解的
越是佛法的所在!
大家加油😊

【 是不是曾經相信了對方口中的永恆 】

就覺得沒有別離的一天來臨呢?
不管是親情、愛情、道友之情,人跟人之間的情感都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像爭吵時、甜蜜時、歲月流逝時等,這就是佛陀所要告訴我們的無常,人所處的現在,「變化才是唯一不變的事」。
不過也不用過於害怕無常,正是因為事事變化無常,我們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喔!也在認知到有恆常的無常我們才會更加珍惜,活在當下。
 
佛法的小秘訣✨:當關係美好時不要一頭熱的栽進去,要有腳踏兩條船的心態!一腳享受且珍惜快樂,一腳踩在無常上,那當變化無常來臨時才能以知曉一切因緣聚散的心面對而減少別離之苦。
 
~法藏法師法語
 

 

2024年7月5日 星期五

【 人有悲歡離合 】

佛陀離開苦行林時,面對著苦行者的慰留,佛陀說:「會合是歡樂的,別離是悲哀的,這是彼此都有相同的感覺,因為有會合的歡樂,所以就有別離的悲哀,這並不是誰的罪過,這是世間的真理。」
 
一生中不免面對著一次次的別離,從必須跟父母分開進到幼稚園的嚎啕大哭、遠房年長的長輩過世、在青春年華裡總有愛人轉身就離去、同年紀的朋友驟然的離世、寵物走失、最摯愛親近的家人過世、一直到終有一天躺在棺材裡,在這個世界的角度換成自己是離別的那人時⋯
是不是覺得這些既是一些寂寞無助又充滿淚水的場景?其實不然。
 
佛陀用智慧告訴我們怎麼面對這些痛苦「一切相聚為因緣生時,則感恩珍惜。一切別離為因緣滅時,則隨喜祝福。」唯有在這些時刻帶著感恩、隨喜、祝福的心能夠降低自己的痛苦,而得到自在,雖然有時候因著無明很難做到,但要明白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持續的修行練習,慢慢的就能用佛陀告訴我們的方式面對著這些無助又如溺水般的痛苦,只要你相信佛陀及你自己。
 
~ 法藏法師法語 



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 不因他人的愚痴而動怒 】

 


【 佛法的智慧不論多複雜、深奧,都離不開兩個意義 】

 

我們不是很哲學地抽開來說「無量義」,它必須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一切佛法的道理,如果最終不能拿來利益一切眾生(雖然一切眾生不可得),它就純粹是道理,是不對的。如陸上行舟,沒有意義。
 
佛法的道理就是一條船,船如果放在乾地上,這條船什麼都不能做。它必須被放在大悲水上,拔濟淪落的眾生,這個智慧船才管用。智慧是船,必須在大悲水上,或者說眾生的苦海中,行大悲救濟。
 
所以,佛法的智慧再怎麼複雜、深奧,它最終有兩個意義。第一個意義是,我自己不執著善惡,不執著利益眾生。第二,什麼眾生我都能伸得出手去利益他。特別是大乘法,絕對少不了這兩樣。那所謂的「能伸手去幫助他」,這不就是六度嗎?懂無量義,所以能行種種萬行。
 

 

【 如何扭轉我們的業報 】

一些重的「業」,固然有難轉之處,但它終究還是因緣所生法,只是難轉而已。

只要我們懂得發菩提心、憶念佛的本願功德,及相信誦持大乘經典的加持力量,必能依此善巧,而有機會扭轉我們的重業。
 
法藏法師開示法語 ~
 



 

【 不應以佛教的真理輕慢他教 】

就佛教當分來說,即便我們認爲佛教的真理是最終真理,也不應該拿來區隔他人、輕視他人;我們認為看到了佛教的真理,也很有可能是我們個人經驗所認知的真理,仍舊是偏頗的知見。 


佛教最終的真理,一定能夠看到其他衆生存在的價值和他緣起的必要性。
 
所以我們在勸導人家追尋佛教真理的時候,最好先隨喜他之前的信仰也有可取、可需之處,而不要用否定的角度與他談他過去的信仰。
 
~ 法藏法師開示法語 ~
 

 

【 為自己創造一條平坦、好走的道路 】

佛陀用他的生命證明,
沒有哪一種生命的路是走不下去的。
不管生命如何痛苦與難堪,
看起來很難走的一條路,
向前看似乎無路可走;
然而回首來時路,
生命還是走到了今天。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既然生命能走到今天,
前方一定有路可走,
但是如何走得自在與放下,
可以靠著智慧、理解、對生命因果關係的認知,
以創造未來好走與平坦的一條路。
 
—— 法藏法師開示法語
 

 

【 慈悲為動機,結出智慧果 】

 


【 浪子回頭 】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