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 面對「我執」的態度 】

當人有了我執的時候,他會為了自己的目的,施予手段。這本來就是這樣,乃至狗要搶骨頭,也要追搶、施予手段啊!問題是手段做到什麼程度,叫做正義;什麼手段之內,叫做法律之內,這是人類 規定一個社會共住的條件。

當你遭受一個不能理喻的對待,感到很受傷。你憤怒於受傷這件事,並且想揮拳反擊。那最後只有彼此都痛苦。更何況有些情況是你的拳頭出不去的,比如說你的股票了錢、被倒會、被劈腿,你能去打人嗎?像這樣子,你連一個肢體的報復,你都做不來了,那你只能在那裡受苦、痛苦,那這就叫不解脫。

當傷害已經發生,就像玻璃杯已經破了,怎麼辦?佛教講的解脫是當你受害的時候,換個角度看那個害你的人,去觀察他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去想他的理由。
這不是替他解決問題,是替你自己解決問題。

文 / 法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