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 學佛的父母該有的警覺與反省 】

《幹嘛要他想的跟你一樣?:別用過時方法教出刺蝟少年》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0389

此書觀念非常好! 可作為耶魯教授對儒家教育看法(http://sumo.ly/jVlD) 的對照與印證。

華人父母受到了傳統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觀念影響太久了!

攬子女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同時又強加個人的主觀欲望於子女身上,最後總體合理化為「這是愛兒女」的表現!

其結果是,要不養出一群唯唯諾諾,無有人生主見的後代;要不造就一群自我放棄、缺乏自信的子女!

再者,很多佛教徒父母,自己的世俗習氣與思想、見解,絲毫沒有因為學佛而真正轉變或超越。佛法道理講得比天高,真的遇到子女與自己意見不同時,立刻搬出儒家父母至上的威權臉孔,隨手就是一副「順從父母意見即是孝順」的道德高帽要給子女戴。

如此我執強盛而難以溝通的「學佛」父母,看在子女或晚輩眼裡,他們連敬重佛教都不可能了,哪還會皈依三寶? 這樣一來,年輕人因為不知學佛,所以缺乏智慧、福報,智商或許不低,但情商卻往往不及格。此時,我們這些學佛的大人,再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勢,於旁邊慨嘆說:現在年輕人如何如何……。看在三寶眼裡,實在既可笑又難過!

我們可知道,多少年輕人不學佛,其責任恰恰是在那些「號稱學佛」的父母身上的? 因此,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加有智慧、福報與能力面對時代的挑戰,更能在有所繼承之中,釋放他們的才華與創新。同時也讓上下兩代之間的關係更為融洽,善的傳承更為踏實,請大家多多思考與分享,共同來創造社會改進的可能。


文 / 法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