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不知「隨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那種不自覺的自我膨脹習氣。
我們總以為自己的,才是最圓融、最完美的,只因為我們了解它最深之故。自己短短的一句話,一個小小的動作,由於我們清楚它的內涵、起因,所以會賦予它很多,很深的意義。
相對的,他人的言語、作為,只有他人最清楚。而我們自己總是漫不經心地在瞄它一眼之後,就逕自以自己極膚面的觀察和體會,憑著自己的經驗和喜好,給予它價值的判斷。
造成不知「隨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那種不自覺的自我膨脹習氣。
我們總以為自己的,才是最圓融、最完美的,只因為我們了解它最深之故。自己短短的一句話,一個小小的動作,由於我們清楚它的內涵、起因,所以會賦予它很多,很深的意義。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