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 我執的同理心 】

每個人控制自己的我執、面對與控制情緒的能力,乃至表達欲望的方法是千差萬別。也就是承認“人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差別相”。 

人在表達自己欲望的方式與習慣,會受背景的影響,隨著他的教育、文化、社會、風俗、家庭…,乃至成長環境而有所不同。所以固然「我執」每個人都有,但是我執的表現方法與手段會不一樣。

試著不要完全用自己的想法與角度,因為那是你的解讀,在對方的解讀可能有另外的考慮。縱使那個考慮讓你覺得很荒唐、荒謬,但他也一定有他的考慮。因此哪怕你覺得自己有千百個對,然而就對方的立場而言不盡然是如此,因為他也有他不得已的理由。



文 / 法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