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風光的人,有時就容易忘記自己也有〝佛性〞的「本然樣貌」,而迷失於欲望的大海中。
因為生病、困惑、苦悶到幾乎無法呼吸了,才使人「汲汲營利」的腳步停下來,重新思考生命的方向與出口;因為不愉快,而反覆探索內心的世界,然後不斷的修正與調整,使生命趨向〝光明〞與〝覺悟〞。
所以有時壞事,未必真是壞事。所謂的「壞事」,以修道說,可能恰恰是「好事」;反之,「好事」也可能對修道而言卻是「壞事」。
文 / 法藏
圖 / 法藏比丘的非思不可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