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使得普遍人的生命畫布長相都差不多:賺錢、比車子的好壞、比房子的大小、比職位地位,這種純然追求物質的生命表現,與外在的亂象,只是更顯現出內在的:壓抑、空虛、混沌。
文 / 法藏
圖 /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通識科主任張忠良先生提供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