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 冬至 】


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 佛法正見 】

有居士請問 :「 若自身​處在一個大染缸中,道德行為是非對錯混淆,要如何知道並判斷自己的知見是邪知邪見 ? 」

衲復示 :「 與無常、無我、清淨離欲、持戒調柔等相應的法;能讓你漸漸淡化我執、減少煩惱,能坦然面對苦難逆緣;使吾人深信體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逐漸加深慈悲心的法​,就是佛法。」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圓通寶殿


【 不要讓一時的起伏影響你的修行 】

修行的過程中,心情難免有所起伏,重要的是本身要能加以覺察,並且清楚目前所處之狀況為何。

生命無常,而在修行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覺受亦是無常,一切皆是幻化!能如此觀照,將不會永遠沉於負向情緒當中。


文 / 法藏
圖 / 攝於楠西萬佛寺大專佛學營



【 當相信佛菩薩的不思議境界 】

隨著時代的改變,學佛人口的心態與素質也漸漸地產生質變,因此講求理性與辯證的弘揚方式確實也漸漸地重要起來。

但,這並非意味著佛教就沒有〝感應〞或完全不講感應,因為佛法乃立基於世間而又超越世間的大覺之法,佛法超越人類經驗的〝不可思議〞感應是確實存在的!

只是時代及教育,過於強調「經驗理性」的唯一性,對於業障深重而且三學少修的吾等凡夫而言,無法善於分辨這其中的謬誤,才使得這些佛菩薩不可思議的感應,顯得很遙遠而又難以相信罷了。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大雄寶殿



【 戒律略釋 】

「戒」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個內容。
佛傳戒「法」,而我真心誠意的去受戒,並且適當的作觀想,然後我得了戒「體」(一種發心「要持戒」的心願種子);得了戒體之後,我們研究戒相(戒律的條文、內容),然後平常生活依所學而行,就是有戒「行」。


此中,戒法是一種概念,一種通泛的軌則,一種戒的原則。 所謂「戒」,有尸羅、別別解脫、禁制、調直,以及清涼等意思。

「別別解脫」就是你守一條戒,那條戒解脫;守這一條戒,這一條戒解脫。
「禁制」,就是禁止你不做危害眾生與覺性的任何事。
「調直」,則是把你那個諂曲的心調為正直,我們坦蕩蕩從來沒傷害人,所以半夜不怕鬼敲門。
「清涼」是持戒的結果。因為你守了戒,身心輕安、自在,效果上來講它就有清涼、輕安、涼爽、不恐懼,以及不害怕的自在果報。



文 / 法藏



【 自私為己做表面,未得真實利益 】

我們一向都在心外求法,誤以為表面做的好事,就很了不得、很重要了。其實只要是「私心為自己」,那怕是「表面看起來多好」的事,最終都無法真正的感動、影響他人。

如果我們的所作所為,只是一味的想要達成「自己的一切貪愛」,那你的「世界」最終也會無有安寧之時!

只要你處處以自私為目的,哪怕你講得多好聽,做得多好看,那對你都不是真實的利益。

文 / 法藏






【 菩薩道的布施修行義 】

不要以為今天捐了錢、做了布施、供養的功德,以為這就是行菩薩道,而自個兒在那裡自滿、自高了。
做「菩薩」可沒那麼簡單,不是拿錢出來投進功德箱,就是行菩薩道了。要真是那這樣的話,天下「樂善好施」的人,個個不就都成佛足足有餘了?或者越有錢的人豈不都越快成佛?因為「修菩薩行」只是「投錢」而已嘛,投愈多就越早成佛?這豈不成了買賣?並不是這樣的啊!


布施、供養,只能說是行菩薩道的「開始」而已,它當然很重要,是菩薩行的「六度」之首,目的在讓我們學習捨慳貪、助他人,從而漸漸讓我們捨我執。但仍要配合「智慧的思維」與「個人行為思想的改進」。

因此,這是一種柔軟、謙下而無所得、無所求的謙敬供養。越布施越謙卑、越無我,越無著於自己的「付出」!唯有這樣的布施,才真是有福報的布施。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布施行成為菩薩道的資糧,這才符合佛法所說的修行之義。

文 / 法藏


【 人一直活在恐懼當中 】

你看一個男人在家裡乃至管不了一個太太,可是佛只是坐在那裡,他說如是如是、眾生當如何如何,眾生就聽話了。那是因為佛陀的覺性已完全顯發之故。

而你我也都有佛性,只是我們的佛性沒有發揮作用,所以缺乏威德,也無法影響他人。


你看現在很多做母親的,兒子生歸生啦,等到他長大成人之後,外面的女孩子跟他招一下手,他就跟她出走了。娘歸娘啦!只能坐在那兒煩悶而已。妳沒有威德乃至無法招回你的兒子說:「兒子,不要跟外面那個女孩跑了,阿母這裡比較好。」
兒子說:「阿母妳老了,那個女生比較好,妳先在這兒墊底,我去外面兜一兜,有需要我再回來好了。」

人若沒有福報、威德,一生只知以貪染為性,如此乃至管不了你自己,何況要管身邊的丈夫、妻子、兒女?因為「控制不了」周遭的一切,所以人們就一直處在不安與恐懼的狀態當中。因為沒有威德、每個人都自私,所以誰也管不了誰、誰都在想要算計誰。

文、圖 / 法藏






【 怎樣成就一位具格的弘法者 】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僧人若具備出離心、慚愧心、調柔心與佛法正見等基本的標準,即使沒有具體的「講經說法」,他也已經成就了令佛法常住在世的功德了。

再進一步說,所謂的講經說法,正如? 諦閑老法師所說的:「講經非關記問之學,而是從實修中流露的」。

因此,一個真正對眾生有實際幫助的講經弘法者,是從福慧雙修的實踐中來的,在養成教育的階段中,他應該要自覺的在佐事僧、義解僧、禪修僧等三類僧伽當中,能兼一至二類乃至全兼而修,決不是躲在自己的象牙塔裡,只在文字、概念堆中打轉。

他必須透過修行發菩提心,及修持禪觀的功德,以得根本智的加持與後得智的啟發,才能從與佛法相應的清淨自心中,演說出正確而又應眾生機的微妙佛法來。

文 / 法藏



【 如何看到自己的覺性 】

我們的心起煩惱、惡心,我們的智慧看不到,佛法也看不到,什麼自性什麼好東西,聽也聽不下去,看也看不到什麼都沒有;就好比說我們的心在起波浪,所以你這樣照過去,什麼都看不到。

但是你只要不去動這個心,不讓這個心起惡心,好好用辦法去觀照,慢慢這個心就會靜下來,當靜下來的時候,你不用去向外求;譬如水,你不要去動它,你也不要去壓它 ( 但不用裝死 ),你不要叫它變,你就不要去動它就好,它自然會平,它自然會靜。當你的心一靜下來,你自然就會看到你的覺性,你的自性。



文、圖 / 法藏


【 "戒" 為防非止惡的力量 】

受戒後當你有誓言在內心,哪怕睡覺、吃飯、上廁所、生病、昏迷,戒體仍在你心中默默的起防非止惡之作用,這會比 「我做好人就好,而不受戒」的人勝過許多!

當知:所謂的「好人」,只是平常不作惡而已,他並未積極、乃至隨時隨地的止惡、行善。

而「受戒、持戒」則不同,他是發誓願:要隨時隨地的依戒法,而對一切眾生都防非止惡。然 而「好人」並不是一種誓言,他只有在面對「可能造惡的因緣」之時,願意基於自己當下的一份理性抉擇,而對單一特定事件的防非、止惡。所以它不既不是一種恆常作用的內在精神力(誓願的心力),因此也無法時時產生隨時防非止惡,乃至淨化身、心、靈的力量。

基於以上的理解,所以佛陀鼓勵我們要確實的發願、受戒,而不是只作「好人」。


文 / 法藏


【 業障風再大 ,也吹不斷柔軟的懺悔草 】

不相信因果不名為「學佛」,所以遇到狀況時,就是不相信因果,才總要說人家錯、我對!這樣一定不會解脫,生命一定不瀟灑。

所以記住 : 當我們感到煩惱與不自在時,就是我錯了。做錯事了你能夠去求懺悔,說 : 我錯了,把頭低下來身體放軟,那就自在了。

你看過颱風會吹倒樹,可是有沒有聽過颱風吹倒小草的?沒有嘛!老子不是講嘛,「剛則易斷」,最剛烈的才最容易折斷,最柔軟的永遠折不斷。

業障要打擊你了,那就趕快去拜懺,就是死也要拜,就是自己趕緊求懺悔 :責備自己,知道自己錯,痛哭流涕、真誠的懺悔。因為你很柔軟、彎得了腰、願意低頭、願意承認錯,業障就不能再打擊你,因為鐵拳不打笑臉人嘛!

再大的業障風,也吹不斷你這個柔軟的草,記住 : 勇於認錯是修行人的基本風範。


文 / 法藏


【 乞丐與富者 】

一顆炫麗奪目的真鑽(解脫、證果),配戴在乞丐(煩惱眾生)的身上。

在他人的眼中,可能會認為乞丐戴的是假鑽,也看不出真鑽的價值。

而我們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堪為配戴真鑽的富者(覺性顯發、成佛)。

為了這樣美好的果實,所以堅忍、勇敢地走向那一條少數人走的路。

看似孤獨寂寞,卻是寂滅為樂;
看似行路艱難,但有三寶為伴。



文 / 法藏

圖 / 與 楠西萬佛寺止觀堂 智者大師尊像 合攝


【 何謂真修道人?】

有人問: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修道人」?
衲回答:真心怕死!

修行路漫漫,道念挽狂瀾!


【 佛法與世間道德的異同 】

佛法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基礎,固然也有「類似」道德的意涵。然而人類的所謂道德,往往以人類自身的風俗文化、生活習慣、氣候物產、乃至政治目的、神能信仰、人性哲思等為基礎而建立,總不離「我執、以人為中心、以現世或神旨為目的」等的限制。

然而佛法的根本,卻是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基礎上,更要求「自淨其意」!這正是要破除以人類為中心的我執(大至國族、地球之大愛等亦屬之),以無我、覺性的顯發、一切眾生皆得解脫 為其目的。

因此,相對於佛法以破除我執、我愛的內在根本思想,與令一切眾生皆得見性解脫的終極關懷而言,世間道德仍屬有漏。不但不以破除我執為目的,有時甚至還會增長我執;仍以人類自身的利益,或創造神的諭令服從為其終極關懷。

世間道德固然有適應某時某地、某族群某文化的功能性或需要性,但切切不能因此而「等同」、「混同」甚至「取代」、「否定」佛法! 身為佛教徒,實應於此微細處,如理分別。無論自行或利他,都不要有「道德骨、佛法皮」,主、從不分,本、末混淆的魚目思想或言行,才能真正與正法相應。


文 / 法藏


【 轉念的下手處,就在面對煩惱 】

如果煩惱正在心中醞釀,而我們自己都沒能力發現、不習慣看、不敢看到,猶如鴕鳥心態般的掩飾太平;

那麼,堅若磐石的內在煩惱因,都動搖不了,又如何能談轉念?


文 / 法藏

【 如何如法善巧的表達佛法 】

能了解佛法,但是表達不出來之各種原因及對治 :

1、理解不夠深入 應用心多了解。

2、不善於自我思惟並應用語言;雖然懂!但是沒有語言當工具幫你表達 宜多背書、背經。

3、曾經障礙人講說佛法 應至心求懺悔。

4、內心有屬於各人特殊的障礙,害怕講佛法給人家聽 當自己觀察,找出問題所在。


文 / 法藏

【 往外追求要適可而止 】

物質、生活、名利、欲望、親情、愛情…等的追求,都是一種往外的追求。

對世俗人來講,這似乎無法完全避免。但是請記得:那些欲望一切如幻!並不是寶貴生命中,真正的「正餐」。

因此,往外追求要適可而止,夠用就好。要趁著年輕,趕快往內心尋找,尋找內在的自性清淨心。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大雄寶殿前的蓮花

【 生死如同遠遊亦需準備 】

出國旅行,會知道要去哪個國家、何時去,然後做很多的事前準備,而且覺得理所當然。

然而死亡的旅行是如此的殘酷,既不知道目的地、何時去、該準備什麼東西,又不知道帶不帶的去。


面對生死之旅,卻不知道死亡後將往哪去,因此更需要準備。

然而整個社會對生死觀念扭曲,刻意將死亡的課題,於生命中隔開,認為談死亡是消極與觸霉頭,這對生命來講是種傷害。

文 / 法藏


【 創造自己生命的樣貌 】

人生的生命畫布,不應該是被大人規劃好,也不應該是依著別人的期​望,或人云亦云而畫出。如果每個人的生命,被現今的社會與教育體​制,教出一樣的生命期望,當與別人不一樣時,感到焦慮與鬱悶。

結​果使得普遍人的生命畫布長相都差不多:賺錢、比車子的好壞、比房​子的大小、比職位地位,這種純然追求物質的生命表現,與外在的亂​象,只是更顯現出內在的:壓抑、空虛、混沌。


文 / 法藏
圖 /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通識科主任張忠良先生提供


【 道德過度高漲,生命無有轉圜 】

如果把〝以人為立場〞所生起的道德,上綱為生命的唯一價值。那麼看見他人違反道德時,此人的生命已無“可愛之處”,也找不到“出路”原諒他人。

道德的毀壞,是應該有一定程度的教育與再成長,可是不要就此對“人性”失去信心。

因為一切的人與我一樣,有血有肉,有自私我執,都需要彼此再次的成長。

文 / 法藏

【 大、小乘的差別 】

阿羅漢只得偏空的智慧,所以他不能發展出同體的大悲,偏空的智慧能夠了生死,但是不足以成佛,這是小乘的基本意義。

所以阿羅漢與佛的差別不只是慈悲的差別而已,其實在本質上是智慧的差別。聖阿羅漢的智慧尚不及佛,所以《法華經》上聖弟子們曾感嘆的說:「欸!他每一次看到佛,就懷疑自己的智慧跟佛一樣,為什麼威德、智慧,以及神通都不如佛?」乃至自稱言:「原來現在我才知道,我是得少分的真空智慧為足。」

基本上大乘的佛法,乃是以甚深的智慧為本,而發展出無緣的大慈悲。反之,為什麼大乘的菩薩能夠得到比聖阿羅漢們更深刻的智慧?恰恰好又是因為慈悲!

剛開始是為自己而發展慈悲,然而漸漸的會因為智慧的逐漸深刻,而由然的想要幫助別人也了生死。正因為大乘行者要發展慈悲以濟度其他眾生,從而引發更深刻的智慧,所以大乘行者不會得少智慧為足。


文 / 法藏




【 迂迴溝通的方式 】

一、蜻蜓點水:碰觸境界,試著與對方〝不深入〞的面對面溝通。如果發現情況還是未改善,當下忍下,至少沒有鑄成大錯。然後思考對方的態度,下次又該當如何面對?

二、以退為進:淺接觸後,發現還是不行,那麼不要輸的太慘,再回來「靜坐、念佛、聽經聞法、再思惟」。「退,是為了準備前進而退」。

三、迂迴前進:勿正面起衝突,下次再前進時,找個容易下手的方式。比如〝旁敲側擊〞的透過第三者溝通;或者〝察顏觀色〞在適當的時間契入與其溝通;又或者先〝婉轉談論〞它事,再逐漸涉入主題。


文 / 法藏



【 聖人無常師 】


【 情愛為苦 】


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 一切眾生皆平等 】

沒有對與錯,只是角度與立場不同。

站在地球上,以凡夫的角度來看,山有高低的差異相;
但是對於站在月球上,佛陀的角度來看,地球如同沙子一般,已經無所謂的哪個山高、哪個山低了。

道理一樣~
當我們還是凡夫時,站在一樣凡夫的立場來看你我,就會去分別好壞對錯、是非美醜、善惡賢愚;但是當我們成佛,來看一切的眾生時,則一切眾生皆是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文 / 法藏
圖 / 攝於楠西萬佛寺 法華三昧懺法會


【 斷 惡 】

在斷惡、修善與自淨其意這三方面的功夫,對初學者而言,最首要也最迫切的,正是「斷惡」!所謂的「往道上會」,在這層意義上說正是指不斷地衝著自己那無始以來的無明,做自我檢察、自我挖掘、自我揚棄與自我修正的「排毒」工作。這才是「精進」的微義所在!

隨時向自己的習氣、自己內心的黑暗面、長久以來不敢觸碰的傷痕挑戰與面對,才會使得一切事修,顯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義,這正是斷惡的開始。


文 / 法藏
圖 / 2019年攝於楠西萬佛寺法華三昧懺法會





【 朝聖之緣起與意義 】

朝聖,
是旅遊嗎?
是嬉遊嗎?
是一場嘻嘻嘩嘩去、嘻嘻嘩嘩回的休旅嗎?
然後白白的於放逸的心態下
失去了心靈淨化與提升的機會?

朝聖
應該是一趟怎樣的旅程啊?
要用怎樣的心態來看待/進行這樣的一趟「心靈之旅」?

無論現在正準備前往朝聖,或未來打算「有一天一定要去」朝聖的人,
都應該看看,藉此在心裡產生一些自我的反思與期許。

       朝禮印度的佛陀聖跡,自古以來,即是所有佛弟子的神聖心願。遙想古人朝禮聖蹟,須準備經年,在惡劣的天然環境下,跋涉千山萬水,冒著生命的危險前往。而今拜空中交通的發達,在台灣的佛弟子乘著「鐵鳥」,一天就可以到達印度了!此中相差何只千里。然而,朝聖的方便,是否帶動了朝聖內涵的提昇?亦或只變成了一種觀光旅遊的「休閒活動」而已?朝聖,對一個佛弟子而言,會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價值呢?應當用怎樣的心情去面對與準備呢?尤其對一個出家人來說,如果朝聖只是意味著一種令人興奮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旅遊而已,那麼朝聖的意義與用心是不是顯得太膚淺了?以輕率而又帶有嬉戲心情的方式去從事所謂的朝聖,不但是一種無知與損失,同時更是一種對三寶的輕慢與不敬!如此的朝聖,不但得不到法益的增上,反之甚至還是一種造罪的行為。因此對於朝聖內涵事先的的深化理解,將有助於提昇佛弟子的朝聖品質,同時也可避免可能存在的過失,這是佛弟子們在前往朝聖之前,所應當深刻加以作意和研究的!

         以佛弟子而言,印度朝聖之行,至少有以下幾項重點,是值得我們      去用心體會與實踐的:

一、朝聖是一種佛教徒的尋根行動:古來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之所以不畏生死,前往印度朝禮聖蹟,無非希望能透過實際景物的親臨,以引發對佛教歷史的思古幽情,真誠追念佛陀及聖弟子們的遺風,以提昇自己的道念與修行情操。今日的朝聖者,豈可愚昧地以「觀光遊樂」的心情,到聖地走馬看華?為了引發朝禮者的正念,我們實在有必要於事前,對所要朝禮的聖蹟,預先進行佛教史、地資料的收集與理解。方才不會在面對斷垣殘壁時,內心一片空白,而失去如理憶念佛陀功德的機會。

二、朝聖當以一種親覲佛陀的深刻恭敬與懺悔態度為之:聖地對佛子的意義,並非僅止於引發對佛陀的追思而已,如世尊在《法華經》中云:「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又云:「(佛)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壽量品〉偈)由此可知,事實上佛陀並未「真實」地入滅,世尊現正在靈鷲山上說法度生,只不過現世的眾生罪業因緣不能得見,而謂佛陀已滅度罷了。既然如此,則今日吾等佛子朝禮    聖地時,就應該以親臨佛前的恭敬、謹慎心情來面對,切不可因凡夫肉眼所見的殘破瓦石,而心生輕慢。猶有進者,更應該因自己的「一無所見」,而心生慚愧、懺悔,如此朝聖方能獲得佛法的饒益與增上。古德有偈云:「佛出世時我沈淪,佛滅度後我出世,懺悔此身業障重,不見如來金色身。」正此之謂。

三、旅途的不便與障礙本身,其實就是一種修行:與古人的千里跋涉、生死交關相比,今日的飲食不適、腸胃不調、旅店不良與治安不佳乃至舟車的勞頓等等,根本就不成其為問題!然而多少名之為「朝聖」的團體,所在意的就只是吃好、住好、玩好與費用的多少而已?宗教徒基本該有的誠懇恭敬與忍苦修心根本是不可見的!迷迷糊糊地去,又渾渾沌沌地回,旅途中的諸種疾病與不便是他唯一的記憶,而毫無一絲的法喜、感動與感恩,如此朝聖誠為愚癡與可憫。

四、應全方位地深入體驗印度的地理、天候、人文、歷史、風俗、民情等等,以做為深刻了解佛法的資糧:佛陀大聖選擇降生於印度,則印度的風土民情,必有適合於佛法建立與弘揚之特點,許多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托、遊方、露宿、觀不淨之類)與戒律行持等等,在在都與印度當時的文化、習俗有關。我們在朝聖的過程中,也應該多方觀察體會,乃至某種程度地融入當地的生活之中,感受著活生生的聖人故鄉之氣息,從而在自己的身心中,映烙為一種深刻的影像與性格,如此必有助於日後對佛法的了解與行持。

五、應當虔誠深信金口所親宣的朝聖功德,以及朝聖當中必有不可思議的加持護念:一般佛弟子對於朝禮印度,理所當然地,都認為那是一種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事,可是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朝禮聖地是確實有「功德」的,而且還是世尊金口所親宣的。例如《長阿含經》卷四(二)〈遊行經〉即云:「念佛生處……念佛初得道處……念佛(初)轉法輪處……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大正》第一冊頁二十五下 ~ 二十六上)又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云:「……有其四處,若有淨信男子、女人,乃至盡形常應繫念,生恭敬心。云何為四?一謂佛生處,二成正覺處,三轉法輪處,四入大涅槃處。若能於此四處,或自親禮、或遙致敬、企念虔誠、生清淨信、常繫心者,命終之後必得生天!」(《大正》第二十四冊頁三九九上)。

更如《大般涅槃經》卷中云: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我滅後,能故發心,往我四處。所獲功德不可稱計,所生之處,常在人天,受樂果報,無有窮盡。」(《大正》第一冊,頁一九九中 ~ 下)

雖說「生天」並非佛弟子的目的,但依據以上經典所示,朝禮聖地具有消業、增福的功能,卻是無庸置疑的。其中的關鍵,正如前引經文所言:「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以及「企念虔誠、生清淨信、常繫(於)心」等等心態的生起。此中所謂的憶念不忘,其憶念的內容亦如前引〈遊行經〉所言:「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若佛弟子能於朝禮聖地時,心中做這樣如理的思惟,則其功德必大大地不同於散心雜話與走馬看花的「觀光客」所得,望佛子深思!

    當然,除了以上五點為朝聖者所當預先具備的心理建設之外,找一家經驗豐富、信用可靠的旅行社合作,至少對初次踏上朝聖之途的佛子而言,也是很重要甚至是必須的。

    此外,旅遊資訊的收集與周密的行前準備,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常常我們看到的朝聖團,只會斤斤計較於團費的多寡、食宿的良莠及行程的好不好玩等等,而完全忽略了朝聖的意義及旅行團所能提供的專業服務、解說功能,甚至帶團的心態等等。他(她)們以一種類似出國觀光的興奮心情,腦筋空空地隨著旅行社領隊,在各個聖地間忙碌地趕場、穿梭,每到一個地方,總是應景而公式化地誦經、拍照、供養、流連乃至感動、感傷一番,然後又匆匆地趕往下一站……。到了聖地,好像就只為了做那些事?做完了,就算是朝聖功德圓滿了。在家人這樣子,讓人覺得膚淺好笑;出家人還這樣子,就讓人覺得可悲,而且是浪費信施了。

    隨著台灣經濟的發達,近十年來台灣佛教的印度朝聖絡繹不絕,而且也有朝向多元化發展的傾向。然而所謂的朝聖,卻仍一直處於一種類似於「觀光旅遊」的階段而難以提昇。其實朝聖,根本就是一種深刻而又專業的修行之旅!它是一段佛子尋根與投入佛陀懷抱的過程,因此也就特別需要一種深沉、虔誠而肅穆的宗教情懷予以營造和把握。試想,當佛子第一次回到佛陀的故鄉,第一眼見到世尊慈面的一剎那,會是一種何等激盪道念的情懷啊!我們必須像赤子一樣,才能容受那千古以來,即未嘗衰減的光與熱,並且全部將之納入自己的心中,而轉化為一股佛子修道的永恆力量!


    這是朝聖的深義與終極目的。否則即如古德之偈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快向靈山塔下修。」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如果朝聖而卻不能如是往道上會,那又何必千里尋靈山呢?倒不如蹲在台灣老實念佛!

以上所說,願與所有一齊參加朝聖的師長、法師、同學及居士共勉!



時維

佛曆二五四二年(一九九八)暮冬                        

法 藏  
寫於南普陀佛學院教學大樓



(註):以上所引有關「朝聖功德」的相關經文,今完整敬錄於下: 

、《長阿含》卷四.〈遊行經〉(大正卷一,25下~26上)

佛告阿難: 「汝勿憂也,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阿難,我般泥洹後,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8.(大正卷24,399上)

    「又汝等苾芻此地方所有其四處,若有淨信男子女人,乃至盡形常應繫念生恭敬心。云何為四:一謂佛生處,二成正覺處,三轉法輪處,四入大涅槃處。若能於此四處或自親禮,或遙致敬企念虔誠,生清淨信常繫心者,命終之後必得生天。」


、《大般涅槃經》卷中.(大正卷一,199中~下)

    爾時如來告阿難言: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我滅後能故發心,往我四處,所獲功德不可稱計,所生之處常在人天,受樂果報無有窮盡。何等為四:一者如來為菩薩時,在迦比羅兜國藍毘尼園所生之處。二者於摩竭提國,我初坐於菩提樹下,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處。三者波羅國鹿野苑中仙人所住轉法輪處。四者鳩尸那國力士生地熙連河側娑羅林中雙樹之間般涅槃處,是為四處。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并及餘人外道徒眾,發心欲往到彼禮拜,所獲功德悉如上說。爾時阿難聞佛此語白言:世尊,我從今者當普宣告,諸四部眾知此四處,若往禮拜功德如是。」

文/法藏
圖/ 2014年攝於印度正覺大塔

【 如何對治虛榮心 】

居士請問:
師父 請教您 : 我應該如何能對治自己的虛榮心呢?

衲回答 :
既然知道那是「虛假之榮耀」,那就要時時提醒自己,不可做一個「自欺欺人」的虛偽者!

真欲起心虛榮時(包括買名牌服飾、攀緣權貴),當於心中默念:「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之口訣,並思惟其義。


文 / 法藏


【 佛法的恭敬與護持不能拘泥於" 一師一道" 】

一般的皈依是一次幾百人,然後:「跪下來跟著我念,你們的法號統一叫某某。」
回去之後,你就對外宣稱:「呃!我是誰的弟子,我皈依了誰。」
然後看到其他師父,還跟他講:「『我的』師父是誰噢!」
這就是對皈依意義的不理解,其實這也造成了佛門裡的「一家一派」的分別。

「一師一道」這在佛法的實修當中是正確,因為你必須「一門深入」。但是在佛法的學習理念上,就不宜完全這麼說。

所謂「聖人無常師」,就修行來講,有你相應的對象,依循修行的佛法理念,這個時候當然可能來自於「單一」一個道場或者一個師父,因為好幾個師父跟你講的都可能不一樣,你可能會因此無所適從而沒辦法修。這時確實應該分「主、從」,則「一師一道」於此時也是必要的!所以就實踐的立場來講,可以適當的「一師一道」。

但是就佛法的恭敬與護持,就不能拘泥於所謂的「一師一道」了,無論你「最相應」的法門、道場、師父是哪裡、哪位,身為三寶弟子的我們,都應該平等恭敬其他師父與道場,乃至其他法門。

換句話說,在實踐佛法上,可以特別跟哪個道場或師父相應,但是就護持與恭敬的對象說,是要平等的對待一切出家道場跟師父的。

文 / 法藏
2001年於青龍寺"皈依三寶的深義"之演講節錄
圖/2018年攝於然雅精舍


【 防範煩惱於未〝燃〞】

〝轉念〞,不是等煩惱一發不可收拾,才來轉念、滅火。而是在煩惱生起前、正在生起時,就已經看到它;在看到它的〝當下〞,就在〝轉念〞。

讓~懺悔修行於“前”,煩惱現起於“後”,「業」的力道才會弱。
這樣比煩惱已經坐穩了,情緒隨時準備爆衝,再來轉念來得有效果。


文 / 法藏



【 出 家 】

「出家」指的是:出離名、利與眷屬、情愛的枷鎖而言。
意味著:發願盡此一生,捨離自己的感情、貪欲,以及物質的私屬,不往外追尋世間的名、利、財、色等等,而將剩餘的生命,全心全意的用於追尋佛法的實修、實證,同時也行有餘力的利益一切眾生。

經過這樣的宣誓,並且持守這樣的戒律,名之為「僧」。


文 / 法藏
圖/ 攝於楠西萬佛寺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 楠西萬佛寺龍胎池 】

大 雄 殿 前 龍 胎 池 ‧ 觀 音 甘 露 法 水 施

有 情 蒙 潤 進 覺 地 ‧ 妙 德 揚 讚 咸 護 持



這是由日本庭園設計師所設計的中式水池,它將龍船觀音與大殿前庭做了有機的連結,使得大殿前庭的視野延伸向外,同時也有著接引眾生進覺地的喻意。乃是佛法情境教育施設的重要一環。

文 / 法藏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普勸大眾為出生死,來參加佛七共修】






























生命無常,生死事大!
生活中的事永遠都是忙不完的,放下這些終究是一場空的塵勞與塵緣吧~

要把握因緣,讓自己好好地用功薰習佛法,為自己儲備足夠的往生資糧,這也才是真正「為兒孫著想」啊!

即說偈曰:
莫謂道場歸途遠,
輪迴路遙可曾嫌?
誠重勞輕來共修,
當生成就在此念!

阿彌陀佛!

一年一度的 夏安居佛七又來了!
國曆6月17日開始,23日21:00圓滿。

※參加者請帶海青,並盡量自備睡袋及環保餐具。
※每日禁語,個人私下念佛計數,不得少於12,000聲
※歡迎四眾弟子報名參加。
※需住宿者,請先來電找知客師父報名
(06)5751800轉111或140,0972-003544
※交通:

http://www.sanghanet.net/wanfo-website/10000/10000transportation.htm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 鬥志 】


【 順、逆緣 】

願大家共勉,分享有緣,散佈佛法智慧。

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 發心度生偈 】


【 供佛齋天祈福法會 】 - 僧伽林僧團舉辦

供佛齋天祈福法會,是三個小時的強大祈福儀軌,自古非常靈驗。
所祈請的護法數量,為「五路」財神(也是護法)數量的五倍,自古非常感應!
大家可多約一些認識的人來參加齋主或為家人點燈。


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 修行心行 】

怎樣是善於修行?
不難,
原則其實很簡單:

在無常的中秋節之颱風凌晨,以這一則修行精要送給諸位,同時也紀念/提醒自己,出家30週年的紀念日。
























文、圖 / 法藏

2016年9月13日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 弘法在僧 】

經上說,弘傳佛法的責任在僧,僧眾就是整個寺院中的靈魂。在世間所有的宗教中,佛教的學問是最為龐大的了,一個人窮其一生的精力,還是不容易一窺全貌,更何況是付之實踐的行持呢!

我等剃髮染衣,即預住寺三寶之數,以利生為事業,弘法為家務,真是任重道遠!作為僧伽的一員,除了能宣傳教理,判別邪正外,還需要懂得主持多種共修的儀式,以及組織現前的人力、物力,來舉辦不同的活動,大做夢中佛事。在家眾護持行者的色身,行者顧及在家眾的慧命,彼此間互盡本份,佛法就得以久住娑婆。


文、圖 / 法藏



【 修行以防病來磨 】

老、病、死是人生的重要三部曲,老、死我們永遠無法避免,至於疾病,我們多少有機會透過健康時候,正確的修養與修行來小心的避免。

但礙於現實或過去業力的因緣,有時候因為我們能力有限,也無法在今生完全避免重病的來襲,總是讓人非常無奈。

這時候佛法的正見與修行的依靠,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我們要提早認知,並做好心理準備!


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 自警無常 】


【 如何做一個自在的人?】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 送走2018年的感言 】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