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 有心於事,無事於心 】

在佛門發心,為的既是修道,因此事情並非自己找來的,而是在善巧的悲念之下,努力地分別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然後,當沒有更適合或願意的人去做時,你隨緣地把它承擔起來,盡心盡力地讓事情做得如法些。

沒有所謂的成功或失敗,既是修行,那麼事情的過程即是目的。如果有錯誤,自可坦然地檢討,甚至讓給更適合做的人,並無所謂的「失」;如果有成就,那也是因緣和合之下結果,連多看一眼都不必,更何況有「得」的感覺?菩薩「無事於心」的況味大概與此差不多吧!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覺者」在黑暗中,看見的是「光明」】

看見佛教徒的不當言行,你會怎麼想?「學佛都這樣了,那何必學佛;念佛都這樣了,那何必念佛。」

其實「法」沒有什麼不好,「修行」也絕對應該。要知道:「一個人修行了,不等同於他就是聖人。」「佛法是佛法,佛法不等同於人。」「所以人不好,不代表佛法不好。」

一個有修養的人,看見不如法之事,當然知道它不好。但是不妨礙自己求道的心,與對佛法的信仰。

反而從事件中,警策自己:我最好不要有這種事情發生;激勵自己:別人的示現,好與不好,都成為我成長的資糧。

哪怕看見世間的紛亂象,內在:產生的是「力量」,而不是懊惱;產生的是「光明」,而不是黑暗;產生的是「意志向上」,而不是消沈向下。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 佛弟子於公眾議題中的修心之道 】

佛教徒不應該對任何攸關公眾、公義與環境、眾生靈等有關的重大公共課題,冷感、無知、裝傻、逃避或視而不見。

尤其是大乘佛弟子,更不可誤認為這些公共可議之事,甚至是不義之事,都是「共業」、是「對立」、是「我執」、是「起分別」、是「煩惱妨礙修行」,而不思有以作為,不願發心為現前、當來之(弱勢)眾生努力,而自命清高、避之唯恐不及!

以自利說,我們當然不應該動怒、動氣,但即使我們礙於個人因緣,什麼都不能做,我們仍應於心中關懷公眾事務,明辨是非、善觀因緣相,而心懷悲憫。對於投入公眾事務的人,也應該保有一份寬容、敬重與隨喜。

以利他說,一切眾生之利益,即是我們當努力去追求的;一切眾生之痛苦,即是我們當去排除的。這當中或許不免有煩惱、衝突,甚至不排除激烈抗爭之必要手段。大乘行者雖投身其中,亦能時時作緣起性空想,善知方便而心不執著,雖不執著而亦不會置身事外,妄將無知冷漠當作清高有修。


文、圖 / 法藏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 反求諸己 , 處處超越 】

娑婆世間,本來就是各有習性,與業報因緣的帶業凡夫所成,既不完美也不圓滿。哪兒找得到「聖人」一起過日子?

一切的不圓滿,不都是自身業力所招感的?

能夠看清楚這點的人,反求諸己,處處超越 !


看不清楚的人,只有怨嘆周遭,苦惱一生!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 人生苦迫感受 】

居士請問:
請問師父 ,為何有人對於人生之總總苦迫,總是充滿無限深刻之感受呢?
(尤其聽到師父在菩提心修要中,所描述對於親人病苦的深刻體認以及總總,真的是心有戚戚焉....)

衲回答:
願意去面對的人,就有機會感受「深刻」。但佛法教我們的,目的不在「感受」而已!而是要我們經由感受,發起修道的意識與決心,積極修行以自利利他。

文、圖 / 法藏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因果歌】

因果昭昭,疏而不漏;
前世今生,環環相扣!
毫無僥倖,聖凡同酬,
因緣際會,果報自受。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 生命安置 】

儒家講「未知生焉知死」。在佛教來講,人生是在輪迴當中,因此生與死沒有差別,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是死的結果,死是生的開始,一切生命在出生之後,即一步步地走入死亡,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生死事實上是同一體的。

透過佛教這種寬闊的生命理念,佛弟子們從來就不只是讚歎「生命很美妙」而已,其實「死亡也很美好」,因為死亡正是生命的另外一種形式。在大乘佛教的究竟理念裡頭,生命根本沒有生與死這回事,整個生命只是個不斷的流程。我們應該注重的是:生命在整個流程中,應當如何安置?而淨土法門,正是在教導一切眾生,如何自我安置這個生命的流程。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 在生命的停頓點轉個彎 】

常常我們誤以為,人生就是要---依學校所教、老師所說、父母期待、社會所制定的〝標準答案〞而活,而忘失尋找讓自己的生命能“悸動、發光發熱、熱情”的事物;這也意味著一點一滴的流失,對內在心靈深處“疑惑、感覺、感動”的探索。

又因為過度的追求心中所想〝非得要怎樣〞;或者過度的順從被灌輸的〝標準答案〞。
使得我們的生命過度的〝僵化與死板〞,在遇到挫折時「應聲而倒」,而沒有“轉圜、修正”的退路。其實---在生命的停頓點,轉個彎兒,生命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風貌。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 略談對佛教藝術的基本思維 】

        就一般境界的美學設計或藝術創作之發生而言,乃是以天然環境、地方禮俗、生活習慣、歷史經歷、社會潮流、文化底蘊等等客觀的有形或無形、直接或間接環境為基礎。再加上創作者個人的家庭、教育、技術養成等生活成長背景,以及社會、國族、文化等認同的後天所塑造之基本人格,基於生活需要或美學渴望,而發想及完成的。 

        然而以佛法的藝術觀而言,更高境界的設計與藝術,卻是在這基礎上,更透過個人的人生價值觀、心靈涵養深度與佛法之生命終極關懷等,展現出一種既即俗而又超俗,最終覺悟人性而又慈憫一切的美學呈顯! 

        這樣的呈顯,無論是建築、雕塑、美術、音樂、藝文、文創等,可能表現為一種溫文、簡約、寧靜、樸質、深邃、神秘,也可能表現為溫暖、貼心、熱情、亮麗、富足、丰滿,也可以是衝突、驚悚、煎熬、苦楚,甚至離經叛道、驚世駭俗……。但這都是真實的植基於對生命的深度涵養,與對一切眾生不捨之悲念的覺性基礎上的,而非出之以無病呻吟、東施效顰、譁眾取寵的膚淺或名利心態!其作品,終究不離反思生存、生活與生命的內省特質,同時也總是對一切生命、一切宇宙萬物,充滿著明淨、尊重、慈悲、溫暖、不捨關懷與善巧攝化的。 

        這乃是基於佛法覺悟與慈悲之生命終極關懷,所流露出來的一種,甚深的清淨護念之情。其與西方基於人對至高神的敬畏、崇拜、服侍與讚美等,或基於人對環境的探索、奮鬥、對抗與征服等為基礎的藝術基本思維;甚至與中國儒、道二家之配天行道、人天合一等的藝術基本思維,皆有所不同!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 學佛的父母該有的警覺與反省 】

《幹嘛要他想的跟你一樣?:別用過時方法教出刺蝟少年》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0389

此書觀念非常好! 可作為耶魯教授對儒家教育看法(http://sumo.ly/jVlD) 的對照與印證。

華人父母受到了傳統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觀念影響太久了!

攬子女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同時又強加個人的主觀欲望於子女身上,最後總體合理化為「這是愛兒女」的表現!

其結果是,要不養出一群唯唯諾諾,無有人生主見的後代;要不造就一群自我放棄、缺乏自信的子女!

再者,很多佛教徒父母,自己的世俗習氣與思想、見解,絲毫沒有因為學佛而真正轉變或超越。佛法道理講得比天高,真的遇到子女與自己意見不同時,立刻搬出儒家父母至上的威權臉孔,隨手就是一副「順從父母意見即是孝順」的道德高帽要給子女戴。

如此我執強盛而難以溝通的「學佛」父母,看在子女或晚輩眼裡,他們連敬重佛教都不可能了,哪還會皈依三寶? 這樣一來,年輕人因為不知學佛,所以缺乏智慧、福報,智商或許不低,但情商卻往往不及格。此時,我們這些學佛的大人,再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勢,於旁邊慨嘆說:現在年輕人如何如何……。看在三寶眼裡,實在既可笑又難過!

我們可知道,多少年輕人不學佛,其責任恰恰是在那些「號稱學佛」的父母身上的? 因此,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加有智慧、福報與能力面對時代的挑戰,更能在有所繼承之中,釋放他們的才華與創新。同時也讓上下兩代之間的關係更為融洽,善的傳承更為踏實,請大家多多思考與分享,共同來創造社會改進的可能。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 有心於事的大乘修行 】

對一個大乘修道人而言,「做事」 往往是為了「修行」的增上,而非為了「事」的本身。隨緣地承擔,在雜染心生起時,給予認清、照破、放下,這是在不忍聖教衰的願心下,同時促成了自己的增上。

凡夫的事,總是雜染、紛擾的,既然是發修道的心而做事,如何在心靈也跟著雜染紛擾的同時,努力地忍耐、反省與淨化,這應是菩薩「有心於事」的歷鍊。

文、圖 / 法藏


【 普勸有緣,當恭臨法會,親聆佛法講演 】

現在大家普遍生活忙碌,要恭臨法會現場聆聽佛法講演並不容易,但仍要普勸有緣的人,為了個人道業增上,及護持佛法弘揚,應盡可能做難遭想,親臨現場恭聽佛法演講。因為親臨現場聆聽佛法演講,其功德與加持是甚為巨大而不可思議的。

親臨現場聆聽佛法演講,何以功德與加持甚為巨大、不可思議?這是因為聽者若親臨現場恭聆佛法講演,則聽者就是這場法筵的「當機眾」!以佛法的修行而言,講經說法既是個人「內修」的外延,而正講法時,講者與聽者也正是在進行個人內在的「修行」!正因為這是一場「講者與聽者共同成就的修行」,所以其佛法的加持與提攜之力量將是很大而不可思議的!

講者即是以當時現場之當機眾,開演與之相應的佛法,這是「最直接的自利行」。而日後其他人也正因這當機眾的因緣,才能恭聞妙法,這是講者與現場聽者所「共同成就」的法筵,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因此這「親臨現場恭聆法音」不正是「最直接的利他」與「最上的供養」?

尤有進者,若聽者能親至道場,則其恭敬之心最為顯著,所以最能感應三寶與護法龍天的歡喜與加被,同時也因此更能於冥冥中消除業障、增長智慧!此外,若更以專注、虔誠、渴望、歡喜的心態而聽講,則除了能感應加被外,更能激發講法法師的甚深智慧,開演出更為「契理、契機」的微妙佛法!不但自己獲益最深,而且未來只要影、音訊還在流通之時,吾人「助弘法化」之功德亦隨之繼續增長!

今日由於忙碌、壓力的普遍生活型態,以及數位資訊傳輸的方便,網路、第四台等,處處可聞法。雖說方便,卻也使得人們的求法之心,漸失其殷切與恭敬之深度與強度!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聞法型態,再加上百家爭鳴、權實邪正難分的內容,要真實的生起「難遭之想」、「孺慕之情」,談何容易?所謂「佛法從恭敬中求」,而今缺乏了恭敬與孺慕之心,佛法又如何能在聞思之中,真正的成為我們的性格?從而成為我們修行中,強而有力的根本導引?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人「經」都聽了很多,可卻仍修行無力、知見混淆,與外道、俗人少有分別的原因了!

普賢十大願王所謂:「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願諸位有心的居士,能真實的認清:「親臨現場聽講佛法,乃是一種非常直捷、具不思議加持力的佛法修行」之事實。有因緣時,當以恭敬、虔誠、難遭之心,除親身恭詣講法會場,還應廣邀有緣的親朋道友一同出席,以當機眾的身份親聆法音。其自利利他、福慧雙修之利益,甚不可思議!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 解脫 】

由於我們有「貪、瞋、痴」,無始以來以無明作根本。累世的惡因為緣,加上現世的惡緣。無明為內因,惡境為外緣,造諸惡業就有了「惡果」。 造了「惡業」,就形成了現在以及未來的「惡果報」。使我們一直在輪迴當中而不得解脫!

不能解脫,就不能自利;
不能自利,也就不能利他;
不能利他,也就不能圓成佛道。

因此我們要「先斷除自己的疑惑(惡因惡果)」!如此才能斷惡因、免惡果,終至得到畢竟的解脫。


文 / 法藏



【 解行並進 】


【 省思「人間佛教」】

佛教本來就在人間,抽離了「人」的立場,佛教還有什麼著力點可言?可是近十幾年來,「人間佛教」的處處喊起,固然帶有修道及教理思想上的反省與解放意味,但卻也帶來了不少行為上、理念上,頗值得深思與檢討的地方。

佛教重新照顧到現實人間,對傳統思想進行著批判性的傳承,固然是好事,但切切不可僅以一己的經驗立場或見解好惡,而妄施方便於現前,或逕加菲薄於古今。

廣泛地思考、真實地修持、去除個人的好惡或崇拜情結,跳開近代佛教衰敗史實的包袱,平等地縱觀古今,小心地思考方便與究竟之間的平衡,或者才能為未來的佛教,走出一片既人間的、又不失解脫本懷的光明遠景來吧。

文 / 法藏


【 論芫荽(香菜)非屬五辛 】

法藏比丘的非思不可·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文 / 釋法藏


前 言

中國漢傳佛教長期以來,對五辛之所屬食物為何,基本上皆有一定的共識,同時也行之千年以上,在實行上與實修上皆無疑義。然而近年來,卻有在華人素食餐飲中所常用之香菜(芫荽(音綏) Coriander Herb)也是屬於五辛的說法出現。論者援引食五辛有種種過失之經文,將芫荽與五辛同列,從而宣稱不得食芫荽(香菜)之論。此說一出,頓時在公眾飲食當中造成對立與不安,也讓人對古德之說法與作法產生疑惑,甚至讓人因此對漢傳佛教,及其所代表的清淨素食文化與主張,產生了疑慮、信心動搖!

問題不在於「要不要或能不能禁口腹」之欲,試想:南傳與藏傳佛教尚且不能斷肉食,而華人佛教徒都能禁肉食千多年了,區區禁食香菜何難之有?問題在於:難道千多年來,古德都未曾注意到這個問題?都錯認這個事實?傳統的漢傳佛教在飲食上不嚴謹嗎?而事實是,大家香菜食用多年,並未有如經所說生瞋、發婬,乃至滿身腥臭、身心渾鈍的反應!因此唐代大德乃至民初印光大師,都斬釘截鐵的告知佛教學人:芫荽非五辛。既然如此,何以今日我們卻可冬烘地,在毫無詳細考據的情況之下,只根據少數人的一、二私解,就認定芫荽為五辛,而讓廣大華人佛教群眾的長期飲食習慣,就此「被檢討」、「被更改」甚至「被輕視」?

【 康譯《無量壽經》勸持序 】


法藏比丘的非思不可·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文 / 釋法藏

  《佛說無量壽經》古來有十二譯之多!從最早的安息國沙門安世高(後漢桓靈帝)所譯的《無量壽經》(無存),到最後趙宋時西域沙門法賢所譯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前後歷經魏、晉、南北朝、隋、唐、宋等朝,為時不可謂不長。此十二譯本傳至宋代,僅存五譯,其餘七種皆僅存經題而失逸經文。現存的五譯,依其年代分別是︰後漢月支沙門支婁迦讖於洛陽所譯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四卷(約在西元一七九年),三國時東吳月支國優婆塞支謙所譯的《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二卷(簡稱《大阿彌陀經》,約二五三年),曹魏天竺國三藏沙門康僧鎧於洛陽白馬寺所譯的《佛說無量壽經》(約二五二年),唐代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所譯《寶積經》中之〈無量壽如來會〉二卷(約六六八年)及趙宋法賢最後所譯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約九八○年),僅此五譯本,其年代亦前後經歷了八百年之久。
   
梵本各異之意義

【 學著跳脫現狀,獨立思考 】

生活在資訊時代,就算你並不打算接受什麼,但是周遭的環境訊息卻一直薰習你,到後來你的潛意識已經決定「自己」要接受什麼了。

你認為你有「自覺、自主」的能力?其實不然,往往你能選擇的,都是周遭資訊給予的,我們的思考其實已經被制約了!

一但周圍的資訊不斷的加諸於你,你就會受到影響而無法主動、獨立思考。我們也將因此,被捲入時代的「共業」之中而不自知,佛法所謂的「隨業流轉」,大部分正是指此。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 國慶日感言 】

今天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
作為一位,在當今這麼特殊處境之國家的國民,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也可以因此而為這個國家,做更多的事。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 如何正確的領解大乘法義? 】

正信佛弟子當從實際的大乘經典之研修、誦持中,直接領解其真實不虛的佛法甚深一實相印之義理,及體驗其不思議的加持與感應,以建立信心。

平時即當多澄靜心靈,反覆聽聞大乘佛法,多誦持大乘經典,而非純以「人」的經驗思考大乘,才能去除對大乘法義的疑心。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 修心養性的下手處 】

學吃虧!多隨喜!
常念死!勤念佛!

然而,又該如何提斯「念死」的道念?

應常憶念反思,當死亡來臨時:

我有何修行善業、功德可靠?

我將隨業流轉生死? 或隨願往生極樂?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

【 不染著一切,能做一切善事 】

佛門雖然叫空門,但不是空空如也、無有東西、消極悲觀的空;佛門的空是指:不染著一切謂之為空,這個空門不代表消極因為不染著一切,所以他能做一切善事。

你執著一個善事,那你就永遠做那件事,就不會做另外那件事;
你執著要利益人,就不懂得利益狗、豬、貓、羊;
你執著今世的人間佛教,那你就忘了還有過去的眾生、未來的眾生,以及此地他方以外的眾生,這個世界以外的眾生你應該度。

空門不染著,正是可以做一切世間的大布施、大利益、大功德。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 生起自利利他的修行目標 】

本來古德修學佛法的本意
就是「自解脫」、
他解脫
或著叫做自成佛 他成佛
或者叫做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更究竟的是
因為我們自知有煩惱
觀察到有輪迴
更觀察到輪迴的可怖、可痛、逼迫
並且無有出期
當發現了這個生命事實的時候
不再講大話,也不再任意地浪費這人身
努力的尋找並超越生命現實的方法

在這個努力的過程當中
漸漸地發現 原來本身自己的超越
是就一個自己受苦,有苦可受、有輪迴可入的一個現實

但是慢慢的
有一定程度的超越提升的時候
我們將不再只看到自己的苦
於是生起自利利他的修行目標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 佛教的「咒語」是什麼意思?為何不翻譯咒語的文意? 】

佛法中的所謂「咒語」,意即「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的意思,與中文中的「咒詛」之「咒」,是完全無關的。咒語乃佛、菩薩於自性智慧光明之中,運等流無緣之大悲心,以妙觀察智觀察眾生之世俗諦與聖義諦之所需,所生起的利生不思議妙行。
  
原則上,這可表現為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中的任意境界,之所以特別以「音聲」的形式出現,乃是因為此方眾生耳根聰利,《楞嚴經》文殊菩薩白佛言:「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因此,咒音本身,即包含/總持了佛、菩薩諸種利生的功德、願力與對眾生的加持等。在梵文中,於聲音之外,雖也有它自身的意思,但意思並不是單純的一個意義而已,通常涵蓋多重的意喻與密意。如果狹隘地以「有意義的文句」直譯咒文,反而嚴重地限縮了咒語的完整性與加持性!        

尤有進者,在實修上,更特別強調應當保留梵文的原音,依梵音而專心誦持的修持方法。除了經典上佛、菩薩所說的咒語之名稱、功德與目的之外,不應對咒語之梵文本身再加以翻譯/解釋。

其原因有二:咒語的功德加持,乃是基於一念三千、心境不二的實相真理,純粹透過聲塵的以心感心之感應道交而成就其加持的,並非透過凡夫經驗的思維分別而得。

其次,當捨棄了對咒語「狹隘意義的思維分別」之後,行者才能因此而特別專注於「純粹咒音之持誦」,從而在專注之中也特別容易得到「咒音的感應加持」。這也正是   玄奘大師所謂「五不翻」當中「秘密不翻」的主要原因。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

【 結善緣 】

人與人之間要結善緣!

要做善緣事,就要有相互增上、善護、肯定同行善友的胸懷 ,廣修隨喜功德,做愈多愈謙卑,不必邀功,因為賺到的是別人搶也搶不走的功德,培植的是別人一點都無法覬覦的福德智慧資糧田。


因此,當感恩有這樣的行善因緣,感恩有機會學習到在面對苦難時的慈悲、不忍,因為不忍,進而放下分別及瞋惱之心,學會包容,學會吃虧,找回初衷,將佛法中的修行落實到生活當中。



文 / 法藏



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

【 無緣慈、同體悲 】

我們往往會以固有的佛法標準,來界定世間的一切善與惡。對於善人,極力讚揚、學習;對於所謂的惡人、惡事,則毫不留情地揭露、排拒與呵責。於善、惡對立是極為分明、熾然的。

殊不知,善惡是依緣而有。雖要有好壞、善惡之分,然而讚揚善,並不意味著要去鄙視惡。
因為惡的產生,也是因某些眾生,在因緣下不得不然的結果。

甚至,有極大部份的眾生,如果願意細心體會,其實根本就是依於「惡」而存活,只是那些已經被人們「合理化」了!

菩薩的無緣慈、同體悲,應該就是在這樣的觀境中,漸漸地地體會出來的。



文 / 法藏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