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 有心於事的大乘修行 】

對一個大乘修道人而言,「做事」 往往是為了「修行」的增上,而非為了「事」的本身。隨緣地承擔,在雜染心生起時,給予認清、照破、放下,這是在不忍聖教衰的願心下,同時促成了自己的增上。

凡夫的事,總是雜染、紛擾的,既然是發修道的心而做事,如何在心靈也跟著雜染紛擾的同時,努力地忍耐、反省與淨化,這應是菩薩「有心於事」的歷鍊。

文、圖 / 法藏


【 普勸有緣,當恭臨法會,親聆佛法講演 】

現在大家普遍生活忙碌,要恭臨法會現場聆聽佛法講演並不容易,但仍要普勸有緣的人,為了個人道業增上,及護持佛法弘揚,應盡可能做難遭想,親臨現場恭聽佛法演講。因為親臨現場聆聽佛法演講,其功德與加持是甚為巨大而不可思議的。

親臨現場聆聽佛法演講,何以功德與加持甚為巨大、不可思議?這是因為聽者若親臨現場恭聆佛法講演,則聽者就是這場法筵的「當機眾」!以佛法的修行而言,講經說法既是個人「內修」的外延,而正講法時,講者與聽者也正是在進行個人內在的「修行」!正因為這是一場「講者與聽者共同成就的修行」,所以其佛法的加持與提攜之力量將是很大而不可思議的!

講者即是以當時現場之當機眾,開演與之相應的佛法,這是「最直接的自利行」。而日後其他人也正因這當機眾的因緣,才能恭聞妙法,這是講者與現場聽者所「共同成就」的法筵,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因此這「親臨現場恭聆法音」不正是「最直接的利他」與「最上的供養」?

尤有進者,若聽者能親至道場,則其恭敬之心最為顯著,所以最能感應三寶與護法龍天的歡喜與加被,同時也因此更能於冥冥中消除業障、增長智慧!此外,若更以專注、虔誠、渴望、歡喜的心態而聽講,則除了能感應加被外,更能激發講法法師的甚深智慧,開演出更為「契理、契機」的微妙佛法!不但自己獲益最深,而且未來只要影、音訊還在流通之時,吾人「助弘法化」之功德亦隨之繼續增長!

今日由於忙碌、壓力的普遍生活型態,以及數位資訊傳輸的方便,網路、第四台等,處處可聞法。雖說方便,卻也使得人們的求法之心,漸失其殷切與恭敬之深度與強度!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聞法型態,再加上百家爭鳴、權實邪正難分的內容,要真實的生起「難遭之想」、「孺慕之情」,談何容易?所謂「佛法從恭敬中求」,而今缺乏了恭敬與孺慕之心,佛法又如何能在聞思之中,真正的成為我們的性格?從而成為我們修行中,強而有力的根本導引?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人「經」都聽了很多,可卻仍修行無力、知見混淆,與外道、俗人少有分別的原因了!

普賢十大願王所謂:「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願諸位有心的居士,能真實的認清:「親臨現場聽講佛法,乃是一種非常直捷、具不思議加持力的佛法修行」之事實。有因緣時,當以恭敬、虔誠、難遭之心,除親身恭詣講法會場,還應廣邀有緣的親朋道友一同出席,以當機眾的身份親聆法音。其自利利他、福慧雙修之利益,甚不可思議!


文 / 法藏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