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 什麼是菩提心? 云何發菩提心? 】

菩提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簡稱,簡單的說,就是一種「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立誓要修學佛法,成就佛道」的「大乘願心」。它以〝大悲心〞為根本,以智慧為支柱,出之以自利利他的方便。它是大乘與小乘的根本分別所在!依於此因心之不同,而不同的好樂之心、聽聞不同的法義、修學不同的教法、建立不同的佛法事業、修得不同的智慧、功德與福報,從而成就不同的果德(大乘成『佛』,小乘成『羅漢』,功德有天壤之別!)。

要發起菩提心,除了必須依止、親近,已發心的善知識外,就是要常常憶念四弘誓願,依之而作自他換之修習。另外,當於一切時中,培養出慈憫一切眾生的心胸,並依此心念而修學一切佛法。

因此菩提心正是修習一切大乘法門,所最該優先注意及建立的心念。依於這樣的心念,修得不共於小乘的般 若智慧;再依於不共的般若智慧,深化大乘菩薩的悲心;又依更加深化的大乘悲心與不共的大乘智慧,發起足以利益廣大眾生的神通妙用,不住生死、不入涅槃,廣於十方度化一切眾生不疲不厭,直至成就究竟的大乘佛果。 



文 / 法藏


【 循序的依法不依人 】

〝依法不依人〞,是佛陀明示弟子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應該以佛所說的經典之法義為依止。蓋一切經典,乃是佛陀證得諸法實相後,以言語流露出來的文字記載,其所顯示的義理,乃是真實究竟之「法」。而一般凡夫所說出的言語,大多是由情識及分別心所生出的,有時候因果都不一定明白,更何況究竟的真理,那就更不可能了,因此佛陀才開示我們要依法不依人。不論其名氣多大、學問多大,如果其所說的話,不合乎佛法的道理,即可不必信受。

然而在初學佛,對佛法尚不了解之時,應先閱讀一些正規而傳統的佛學書籍(以民國初年所出版的佛學入門書籍為佳),或可聆聽時下具正知見的弘法法師們所演說的佛法道理。


在對佛法有一番基礎的了解與認識之後,再進一步親近道場,選擇自己相應的法門加以修學,同時並時時自我檢驗與修正所建立的佛法知見,如此可漸漸地〝依法而住〞,而建立正知、正行。



文 / 法藏


【 依自性心憶佛念佛 】

你要領納、瞭解、接受並且真實地感受到這句佛號不是從舌根起的,是從我的自性中生出的。雖然借舌根念出,但不只是舌根上的阿彌陀佛,它的根源是在吾人的自性心中,而吾人的自性心與諸佛恰恰是無二無別!所以我這一念念佛之心與十方諸佛等同無別。你要能這樣承仰,那彌陀四十八願,願願與我的自性心相應。

何謂「相應」呢?以吾人現前的凡夫立場說,所謂的「相應」並不是說你自性中「本來」有,因為我們目前還無法如此當下承擔。更適當的說法可以是:有如我們有一個好同參,以前雖沒見過面,現在見了面“與君一席話”而有一種相見恨晚感覺,似乎從今而後他做什麼,說什麼,你都能感覺到很貼切你的心。此時雖然他還是他,你還是你,但是兩人卻能心心相印,彼此毫不懷疑,既使相隔萬里,亦覺得常相左右。經中所謂「如子憶母,如母憶子,母子相憶,不相捨離」就是指此。 



文、圖 / 法藏

【 臨終該如何破除障礙求生淨土?】

● 能覺悟臨終顛倒之可怕,當於平日真心切願,老實念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平時應多聽聞、閱讀能增長信心與願心之淨土教理,及往生的事蹟。若能一意西馳,信心、願力具足,如此必能克服臨終的一切障礙。猶如樹往西方長,一朝樹倒,必是往西方倒下,有信心之人自不會再狐疑而三心兩意,此理甚明。

● 亡者臨終為眾苦所逼,此時不宜為做冗長開示。應先明白其心中所牽掛之事,及其業障起因之內容,予以安慰解除,使其能放下念佛。若真有業障現前,亦可由其至親,在一旁至誠禮佛、誦經,代亡者懺悔,發願迴向。或是以其錢財做為布施,將此功德迴向亡者,以求障礙得以消除。



文 / 法藏


【 臨終助念 】

助念乃是以生者對彌陀佛願力之堅定信仰為根本,透過佛號的持誦為方便,以提撕往生者對彌陀佛願力之信心,從而生起決定願求西方的正念,如是機感相應,往生可期。但能發起念者、聽者如上正念即是最佳之方。

助念者最重要的,是自己必須悲心深切,信願堅固,切不可貪著於瑞相,如此患得患失反而助念不得力。



文 / 法藏


【 初學佛者要如何開始用心、如何開始修行? 】

首先,要讓心常常保持在佛法上精進的情境上,除了必須時常親近精進辦道的師父、道場,並把握機會修福、修慧,與道友相互切磋之外,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去認清生命的無常與苦逼相,並常常憶念老、病、死,才可以使自己不放逸!

其次,學佛仍要注重敦倫盡份與個人社會責任的完成,這也是一種佛法的智慧與慈悲之修持,這並不關乎你未來出不出家。只要你仍然在家,就應當把在家的責任圓滿!只是,不應該在盡責任的同時又產生執著而已。



文、圖 / 法藏

【 勉 勵 語 】


【 淨土法門中的「悲戀」是什麼意思? 】

"悲"是感昨日之非,悟今日之是。無量兆載永劫以來勤苦修行,即是為了要接引我的彌陀慈父,我都不懂得感恩、憶念;十大阿僧祇劫彌陀佛垂手接引我,我都不隨順、不憶念,背他而去。我現在要起悲心,悲切自己怎麼這麼愚癡,悲切自己怎麼這麼狠心忘掉彌陀佛。
這個時候如母憶子,如子憶母。子不憶母,母雖憶子,雖憶何為?母親永遠是念兒子的,可是你這個做兒子的如果不念母親,母親只有心痛而已。哪一天浪子知道了母親為我心痛十劫,你悲不悲?

什麼叫"戀",「父親,你對我這麼好,我卻去認賊作父。今天才知道您是我的真父,從今而後,我身心全部交給您。」戀戀不捨,所以感昨日之非,悟今日之是。

了知彌陀佛的深悲大願攝持於我,所以我悲戀不捨。



文 / 法藏


【 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

當生活中生起「酸甜苦辣」的感覺時,其實正是好用功的時候。
此時該冷靜下來反問自己:為何而生起這些感覺、情緒?是什麼事情或什麼人的什麼行為?而讓我們有如是的感覺或情緒反應?對於這些情緒反應,自己的感覺又是什麼?

經過這樣一番反覆又深入檢查後,我們將會發現:它們無非就是貪愛、渴望、難捨、瞋惱、憤怒、嫉妒、不解、疑慮、擔憂之類的情緒覺受,而這些情緒生起的原因,正是身為眾生的我們,處處執著、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從而引發內心強烈擾動的結果。

如此,當我們再次的確認並覺悟了:苦的生起都因「我執、我愛」在作祟時,自然地就能夠漸次的放下堅固的執取。而放下一分,便能感受到一分的自在,所謂的解脫,也正是這樣一步步的轉進的。


文 / 法藏


【 修行,難! 不修行,盲! 】

修行雖有點難,
但難,而有未來,
是倒吃甘蔗;

不修行看似自在,
但看不到未來,
是盲眼懸崖。



文 / 法藏



【 念 佛 】

念佛,
須要的就是至誠懇切而已!

當下的每一念,
就是完成一句佛號;

當下的每一念,
就是一次清淨心的顯露;

當下的每一念,
就是一次清淨心的回歸;

而在每一句佛號的當下,
都沉浸在對極樂世界的輕安思念中。



文 / 法藏


【 死亡不是逼迫,而是生命的「契機」!】

就佛教來說,死亡是生命中〝最好的朋友〞,讓生命擁有〝無限的機會〞。

因為死亡的存在、平等與必然!所以讓生命在追求一切的美、一切所要擁有的,有了絕對的理由要:「停下來想一想,有機會重新安排。」

生命中要是沒有「死亡」這件事,那麼還有什麼力量?可以讓我們停下來,去看看自己的欲望?對於生命中的許多執著,我們就沒有機會放下。也因為死亡,而讓一切的恩怨可以reset。



文 / 法藏


【 唱出覺性,暢出罪愆 】

「拜懺」時的唱誦,能逐漸導引、顯發內在的覺性,這是大乘修行的重要法門之一。

只要我們真心、誠意,恭敬、專注地,於拜懺時如法隨眾唱誦,使莊嚴、祥和,雍容、凝神的清淨讚詠梵音,隨其文意繚繞進入內心。必能引導吾人,隨著聲音進入對不思議實相的憶念,又隨著這份無有分別的貼心憶念,將會逐漸的導引出我們內在的覺性之光!

因為,在這個憶念佛德與發露自身無始以來過失的過程,行者將逐漸的調柔、慚愧,乃至放下我執武裝。

如此,在把自己的過失發露而出的同時,也就消融了無始以來的諸種業障,而障礙既消,本具的佛性自然就能漸次顯露



文、圖 / 法藏

【 依 靠 】

有財富、有地位、有名聲,乃至於有權勢都不一定有威德,可足以影響別人。除非能夠具有真正足夠的福德與善慧力!

事實上,要成就任何事業,都需要有所「依靠」啊!以政治來講就是依靠妥協、人際運作,總統要由國會來支持,這就是他也要有所「依靠」才能成就。


而身為三寶的弟子,雖也發心要找回「自覺」與「佛性」,但並不是那麼的容易就能做到。因此,必須要「依靠」三寶的威德攝受力來引領教導我們!這亦是皈依的用意之一。



文 / 法藏


【 一個人的善是不可思議的大 】

一個人的善是不可思議的大,釋尊的善就是由人所修而來,竟然能夠影響兩千五百多年後到今天,無數的眾生皈依、景仰、學習、依靠、成長,釋尊證明了人的善可以做到如此。

即便凡夫能力很有限,無法如同釋尊這般深具影響力,至少我們可以幫助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乃至一個國家,這都是一個個體能力所及的範圍。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

【 自殺的因果 】

一般人往往以為,自殺可以一了百了。其實自殺,只是將一切痛苦打包,帶在自己的內心,一點都沒有解決。不但沒解決,因為已經打包了,解決的力道不存在了,一切的痛苦,將會一再的在身心當中,完整而沒有變動的重複再重複。自殺前的痛苦有多重,當自殺完成之後,生命就會在那裡痛苦著,而且一直相續、一直相續。

因果是相依而存,有因必有果,它不隨時間、空間而改變。因果遍一切處,此地他方、過去未來都在發生,端看所造的因,及外在的助緣如何?過去所造的因,會是今天發生的果;現在所造的因,會是未來發生的果。它存在於物質現象上、存在於人際關係間,也存在於自己的用心之上。所以因果關係,是從物質到心靈,從人與人的關係,到人跟自己的關係。

自殺,是人跟自己的關係,那也是因果。當因果發生的時候,它必定會反撲回來。因此,自殺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只是讓自己陷入相續不斷的痛苦之中而已!



文 / 法藏


【 修懺悔心 】

有位法師問:如果遇到有人來干擾時,該如何自處而修呢?

我對他講:去拜懺。他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去實踐了。

但是,「拜懺」是什麼意思呢?是替對方求懺悔嗎?不是!還是藉此以修忍辱?

其實說「修忍辱」是對我們這凡夫所講的表面話,若說拜懺是修忍辱,這只說對了一半。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忍無可忍”?忍無可忍是菩薩的忍。什麼叫忍無可忍?即沒有忍境可忍。

用心觀察:對方沒有錯,他來鬧我、害我,那都是應該的,我剛好消業障。只要生煩惱就是我錯,因此我要去拜懺、去懺悔,是懺悔自己,不是去修「忍耐他人」。應該這樣修,這叫做修懺悔心。



文 / 法藏


【 我慢貢高,法變毒藥 】

修道之人,若起了「貢高」之心,從那時起他就結束了修行的生命!

因為貢高人猶如覆缽,法水不能入「心」 ,即使聽了再多的〝佛學知識〞,也只是增加〝世智辯聰〞,來鞏固貢高、我執而已!這是不能會入修道法流,在心性上調柔、解脫的。




文 / 法藏



【 身心不妄合 】

聖人,身不與心合,身雖痛而心不動。

凡夫,身心妄合、相執,故身動心隨動,相牽入輪迴。

修行人,於身動中,藉境煉心,正念一合相緣起非我。雖有身痛來去,心則擇法安忍。



文 / 法藏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