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 真誠的流露 】

我們真心誠意,就能自我感動、自我受教和成長; 當我們心中充滿了謙卑、感恩、感動的時候,就會自自然然時刻地流露出來,我們會願意與他人分享,且這種分享沒有殺傷性,也沒有強制性,我們自然會從眼神、語言流露出一種滿足 ,一種對於生命的滿足跟感恩 。

文/ 法藏


【 行善能帶給整個家庭相互的溫情和關愛 】

建議志工們能帶著全家一起去行善,看到別人辛苦的生活,志工夫妻要吵架也吵不下去了、兒女要抱怨父母對他們不好,也怨嘆不下去了。

帶小孩去「善緣戶」(對社會局提供的救濟個案的尊重稱呼)家庭,一方面可以陪伴弱勢小孩們玩遊戲,並讓小孩見識到百態人生,懂得知足感恩。

帶父母去,在過程當中,與父母之間的天倫互動,將會更加的自然、溫暖與親密,當老人家親眼看到兒、孫有著助人的善心時,必也同時得到安慰與安心。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千手觀音

【 行善的正確態度 】

我們勿自以為今天能幫助他人了,就理所當然的應該叫他 ---「長進」^^

其實我們沒有什麼資格好叫人家長進的,

因為 ~ 我們在佛、菩薩與師父的教育與期待下,我們可有多長進?

天天在攀緣、懈怠、沒修行、生煩惱 ... ... 佛、菩薩與師父也沒有嫌棄、拒絕我們啊?

我們不要落入一種「能佈施於人,就較他人高一等」的錯覺,那就越行善越與佛法相違了!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臥佛


【 進行關懷時的心態認知 】

當我們面對著受我們協助者的困難處境時,常常是基於「善意的期待」,而熱切的希望他們能以一種,「我們認為可行或應該」的方式,趕快進行自立自強的努力,以早日脫離貧困。然而在這「看似善意」的期待中,其實也很可能不知不覺地,夾雜著我們自己過度主觀與強勢的成見與自我感!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千手觀音

【 讓孩子有機會從小培養學習關心服務別人的心態 】

在現在社會少子化的過程當中,父母都捨不得孩子做家事,孩子則是認為:反正爸媽都會幫忙弄得好好的。他們不知道:其實社會的邊緣角落中,有很多弱勢的孩子,根本沒有辦法像他們那樣好好的上學,乃至安心的吃一頓飽。

如果我們能透過實際的關懷行動,教導下一代從小就能「親自」去接觸到這些,處在社會邊緣角落中的弱勢孩子,我們的小孩除了有機會可以陪伴這些弱勢的孩童,培養他們服務別人、分享自己的心態外。也將會在心靈慈善的潛移默化中,自然的學會感恩、惜福、孝順與柔軟關心別人的優質人格。


文 / 法藏


【 真心誠意就會感得佛菩薩及護法龍天的庇佑加持 】

真心誠意的實行慈善,會先感動自己、也能夠安撫自己不熟悉的情緒,更能感動護法龍天。之後就會福至心靈,漸漸的開發自己的智慧。

用正確的清淨心做善事,就不用擔心「能力」的問題,捐助錢、物給「善緣戶」(對社會局提供的救濟個案的尊重稱呼),只是眼見得到的緣,其實還有很多看不見的,佛菩薩加持我們授、受雙方的不思議因緣,會在冥冥中成就彼此,大家要有信心。

文、圖 / 法藏


【 他是「善緣戶」,我的菩薩,不是「個案」】


為何稱我們關懷的對象為「善緣戶」(對社會局提供的救濟個案的尊重稱呼)?我們的觀念是:他們應被看作是我們人生的美好善因緣,而不是「被我們救濟」的對象。

有人說:他家外表看起來,甚至比我家還好,我們還需要對他救濟嗎?其實,除了詐騙集團外,一個人要給社會來救濟,對他而言,可並不是一件多光彩的事。一般正常人不會沒事而要求社會伸手來幫助他的,是真的沒辦法了,才勉強放下自尊,請求社會大眾的救濟,他信任我們的善心與善念,相信我們不會傷害他的尊嚴,所以才放心的讓我們進入他的,可能看起來很不健全的生命樣態。

這是相互信任、相互成就與關懷的「下對上之供養關係」,而非一般意義下所認知的「上對下之施捨關係」。


文 / 法藏



【 在實際的善行中教育我們的孩子 】

如果能讓家裡的小孩寒暑假乃至於一個月一次跟著爸媽一起去做慈善關懷,你看他回來還會跟你說家裡怎麼樣、爸媽對我怎麼樣抱怨的話嗎?

他去了兩、三次心理就有慢慢的有了:我太幸福了!好感恩我的父母!……那種感覺了。


因為百聞不如一見,他才可能因此真正懂得:父母對自己有多好,自己是多麼的富有、幸福,日後又該如何惜福自己、造福他人。

文 / 法藏


【 具體的行善投入,可以潛移默化下一代的心性 】

青年學子參與行善關懷能學習感恩別人。

有老師帶學生去做行善關懷,去了兩次後,回到家會自動幫媽媽洗碗、拖地板,幫爸爸做事,還跟爸媽說「謝謝你們」。讓他父母嚇了一跳:覺得我的兒子是哪裡出問題了嗎?

其實這是實際去做行善關懷弱勢,在無形中影響感染、潛移默化而自然改變年輕人心態與行為的結果。


文 / 法藏


【 不因宗教熱情而造成反感 】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在行善的過程中,去利益更多的人,那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在未經對方主動詢問的情況下,就貿然觸及他人的信仰。

因為你貿然去觸及他人的信仰,他如果不愉快,甚至認為你的「行善」是隱含宗教佈道目的的,這將引起「善緣戶」
(對社會局提供的救濟個案的尊重稱呼)的警戒心,甚至是反感,如此就反而不能利益他了 。

文 / 法藏


【 先護念眾生,才能把佛法自然感動對方 】

要提升「善緣戶」(對社會局提供的救濟個案的尊重稱呼)的心靈,當以「關懷」做出發,而不是以「佈教」做出發。佛法這麼莊嚴,不需要你硬塞給他人,要用感染、感動的方式。

這樣不是消極,而是護念眾生,你先得護念眾生,你才能夠真正把佛法從我們的身心中自然流露給對方,我們不是去佈教,但是自然就是佈教了。

文 / 法藏




【 行善要善觀眾生因緣 要善巧方便 】

我們今天做慈善會只是單純的以善心、善行去報眾生恩,去累積自己的福報與智慧資糧,而不是要去傳教。行善,就是心帶感恩、柔軟與謙卑的去「供養」我們生命的老師,而不以「傳教」為目的。

佛法雖然非常好,但你去關懷他人時,不宜口口聲聲說:
「老菩薩,你業障很重吔,你跟我來去拜懺啦!」
「唉呦,你阿媽就要往生了,你跟我來念阿彌陀佛啦!」
「你不要再吃肉,那會下地獄咧」
你是佛教徒,可能你說出來的話「很有佛教味」,但他人正處於痛苦中,他可能還沒準備好要聽這些話。

此時我們要善巧觀察因緣,要施設方便,先說能應他機的人間語。要說世俗人比較能理解的話,同時含佛法的深意,讓他聽起來歡喜而不壓迫,同時又能受到佛法的薰陶,這才真恰當。

文 / 法藏


【 小善的蝴蝶效應 】

行善對個人是修行,對子孫是給他最棒的心靈環保的環境,對這個社會是真正的凝聚了愛而布施出去,對國家穩定,那麼相對對兩岸來說,台灣有福報,台灣就不會這麼小心小量,也比較有辦法用比較balance的態度去面對對岸的歷史課題,如果兩岸的歷史課題能解決,世界和平就可期,因為對岸目前為止是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所以這樣子講起來,要真戴高帽子,這樣的一個小善,最後累積成為一個影響這個世界的一部份,這叫做蝴蝶效應,所以不要輕忽了這個小善。

文 / 法藏


【 行善既要量力,也要盡心盡力 】

行善要量力而為,但也要盡心盡力,發願不退,這很重要。

「量力」跟「盡心盡力」兩件事,好像是對比相衝突的?其實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量力指的是我們不躁進,不是要跟人相比,不要一下子要求「一定要」做多少,而是要依自己的內外因緣,慢慢細水長流的做。

量力不是意味著有了一點困難、阻撓、辛苦或他人的質疑,就「退心,收起來不要做了」。而是在因緣、能力許可內,能做盡量做,但也不強求一定要做多少。能夠盡心盡力、歡喜不強求,即使有點勉強,但因為知道它的意義,也樂意甘願受苦不埋怨的去做。


文 / 法藏


【 行善是個人修道上的助緣 】

行善就佛法上來說,是個人修道上的助緣,修行先要培植福報,古早人說,福至心靈,福能夠培養智慧,叫做福至心靈。

其次,能夠知足,能夠培福,能夠惜福,看到世間還有這些這麼痛苦的人,此時,自己的煩惱、貢高與不滿足通通放下,福報、感恩就現前,就能知恩念恩、知福惜福。


文、圖 / 法藏

【「懺悔」是一種〝勇於面對自我〞的修道 】

當過失發生時~~
「客觀地」覺照〝自己的錯誤〞,
「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無知〞,
「坦然地」面對〝錯誤的結果〞,
「柔軟地」放下〝我執的矯飾〞,
「勇悍地」發願〝改往與修來〞!


文 / 法藏

【 學習關心他人,就是把我們的心門打開 】

做志工實際上是做人生的關懷,學習關心他人,就是把我們的生命打開,把心門打開,雖是說幫助他人,實際上其實也是幫助自己;

關懷不是在探聽他人的苦惱,而是在看人生的書;

不需擔心自己是否做得好,只要拿出我們一念真誠善心,堅信任何善事都做得好;自己發心是最珍貴的,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經驗而害怕、退卻。

剛開始若對方排斥、拒絕我們救濟,我們也不會感到痛苦,因為我們不是去救濟他們,而是去跟對方做朋友,我們是把心門打開來,接受生命種種的情懷;
再若能感染愈來愈多的人有這種好心,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好。

文、圖 / 法藏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