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9日 星期六

【 念佛三昧的大意 】

《念佛三昧》: 念佛念到很專精、入定的狀態,在定中佛號源源而住,體解佛的慈悲、大願,領受佛的接引本願,悟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毫無懷疑,能體證這個,就叫念佛三昧。由事相到理體大約有3個層次:

【 菩薩的慈悲 】

菩薩的慈悲,以中道實相的無我之智慧為根本、為所依。既不依於佛陀的教條,也不依於自身的情感,更不依於任何的血緣、關係或信仰等。他不但〝忘了〞自己,而且是完全未曾〝有過〞任何的原因或理由。

【《法華經》云: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 】

《法華經》是佛陀從甚深的覺性當中所說的唯一 「一佛乘」法,此經沒有一字一句是在佛性之外的。此唯一佛性,也是一切眾生本具的,一切真理都在這本具的佛性當中。

所以《法華經》的每一字都是真理的化身,我們誦經,就是在誦自心本具的真理!誦經之時,雖然看起來沒有讓我們「立即」悟到什麼,但經文就是吾人內心「真實之法」的呈顯

【 持戒有何利益? 】


【 為佛弟子不做男女媒嫁之事 】


【 2016安居佛七後的感恩與懷念 】

2016 / 6 / 26

今年的安居佛七,在緊湊的共修中,圓滿結束了。
維那師父才呼完「恭送 主七和尚回寮」,
剛剛回到丈室上香、禮完佛,
竟就開始懷念起這次的佛七了!

至誠感恩
彌陀慈父加持、三寶加被及護法龍天護佑
讓一切修行因緣具足,內外無撓

【 皈依心體的憶持 】

人如果不了解皈依三寶的意涵,哪怕皈依之後,也學佛、聽經、聞法了,可是產生:法的效益、憶/意念的力量、思想的方向等,就會不清楚。

雖然皈依的儀式很簡單,但是它在簡單當中有深義。當然你也可以不知道皈依的深義,只要念完三遍皈依文後就稱自己皈依了。可是這種形式上的皈依,卻難以在你的心中產生強大的皈
依之「憶持」作用。

【 中道實相智慧的修持 】


【 居士到寺院做志工或參加法會,可以受其他居士的「供養」嗎?】

所謂的「供養」,是指下位對上位的恭敬呈獻而言,因此在佛門中的場合,供養一般只用以指「供養三寶」的修持。通途上居士是不宜、也不堪接受其他居士的所謂「供養」的。另外世俗上,說供養父母、師長,也是可以的。

至於居士到寺裡擔任志工修福報,或參加法會跟隨師父們用功修行,而受用生活合理需要的飲食、水電等當然是可以的。此時若能力所及,能再隨力補貼常住則更好,因為這些飲食以及生活開銷的來源,都是居士基於恭敬三寶、為修福報、護持佛法、弘揚佛法等理由,而供養給常住的。

【 失敗為成功的基石 】

有人說:
「做過的事情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不要再為它而後悔!」
但是要這麼樣的看得開與放下,實在不是那麼容易做得到。

至少我們能夠:
從後悔中知道自己的錯誤,
然後從反省當中成長。
後悔而不沈溺於懊惱,
反省而不過度的自責。

【 觀心法門 】


【 悼念上慧下岳(嶽)長老 】

2016 / 4 / 3  楠西萬佛寺

台北天台止觀實踐堂,上慧下岳(嶽)長老,於今日(4/3日)下午3點多圓寂,預計助念8小時後移靈往石碇玉泉寺
今日妙法禪寺上堂說法後,得知此消息心情沉重,與常住師父搭高鐵北上助念,一同送老人最後一程。
與長老認識近20年,長老提攜後進,悲心深切;對住眾學僧,關心備至;每於請益,教誨不倦。尤其於天台教法與教典之宏揚與整理,更是不遺餘力!是非常令人敬重的長老。
今日長老因緣圓滿,回歸安養,在不捨之餘,也要加緊用功,以報長老提攜之恩德。



天台宗長老 慧嶽老和尚
百歲圓寂 預知時至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33846
覺得心情沉重──在楠西萬佛寺



【 真正的消災與懺悔 】


【 2016年三壇大戒會,上堂法語 】

2016年春季護國息災三壇大戒會,上堂法語。

地點 : 新營妙法禪寺
日期 : 2016 / 3 / 18 

























日期 : 2016 / 4 / 3

















【 菩薩性格的生命厚度與寬度 】

在大乘佛法的觀念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是我父我母,一切凡夫眾生都有貪生怕死的天性。將心比心對待,是佛性中天生不必強迫的自然用心。

我希望我家人難過、受苦嗎?我會在家人苦難時,袖手旁觀、抽掉一切協助,讓他無助地自生自滅嗎?正常的人一定不願意這樣的。大乘佛教慈悲普渡的精神根源也正是在此!

【 元宵夜感言 】

法藏  書於 2016 / 2 / 22  楠西萬佛寺

今天,常住作完佛前大供,吃完元宵,感覺年就這樣真正過去了,如少水魚,生命又更接近無常了。

雖然也不免俗地,在這元宵夜,
祝大家都元宵快樂、吉祥自在!

【 既作道人, 當學梅花!】


【 生命的厚度 】

了解生命的意義、建立生活的目標,從而按步就班地去實踐,這是一種「有厚度」的人生。

如果生命的厚度不足,面對生命當中的風風雨雨,就像一棵樹的根不夠深一樣,風這麼一吹,可能就會被連根拔起。

【 善因及福報要與解脫及覺悟相結合 】

你過去的善因與福報,如果沒有跟解脫、覺悟相結合,你在今生,恰恰好會用過去生的福報,壯大了你的無明、你的煩惱。

因為你吆喝起來很方便,有力量、有power,所以這叫做三世冤。第一世做得不錯,第二世正在享福,第三世就把福享光了,就是受禍害。



文 / 法藏


【 如何面對委屈、煩惱 】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總有大大小小的各類委屈煩惱現前,
佛弟子當觀:
「這是過、現業緣所感,無怨不來,無債不討。
菩提覺花,要有煩惱綠葉的陪襯,才能顯現其莊嚴。」

在一切逆緣惡緣中,自我反省、甘心受報,
業障日消,福慧漸增。



文 / 法藏


【 我是正在學佛的凡夫,不是一般的凡夫 】

當學佛的我們說「我是凡夫」的時候,意味著我們與一般未學佛的人也是一樣,有著貪、嗔、癡的習性,有著我執與愛恨情緒的反應,一樣會自私、虛偽,一樣會害怕失敗、逃避困難,一樣有難以跨越的愛恨情仇。但我們終究是「在學佛」的凡夫,什麼叫在學佛?就是正在學著覺悟!

換句話說,學佛的所謂凡夫,跟未學佛的凡夫,仍然有著根本的不一樣的,這可分兩個面向說:

【 大乘修行的核心課題 】

佛法最重要也最核心的修道觀念就是:無論是什麼事情、什麼境界,不要向心外找尋答案,也不要誤認為有一個「真實的」外界在壓迫你、困擾你。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壓迫與困擾,其實都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想與生活動機出了問題所致。

要從你的內在的這一念心,去找尋一切壓迫與困擾的起因,同時也找尋一切身心行為、思想,乃至人生理想與生活目標的真正無我利他的動機與原因。

【 大乘佛法不離世間覺 】

「大乘的佛法」,尤其是在我們漢傳佛教,醞釀了兩千年的大乘佛法,從來沒有說要出家人遠離人群,即便他的寺院蓋到山巔上,那也只是一個加強內修的過程,而不是目的。

當然,所謂的「不離人群」,並不是說要出家人貪戀世俗,以譬諭來說,假設成佛像是一棵覺悟之菩提樹的話,你看過哪一棵樹是在虛空中離開大地的?沒有!

【 何謂佛法無邊 】

所謂佛者,覺悟也。
什麼是佛法無邊?
倒過來說就是:
眾生有無量無邊的各種需求,
而佛法恰恰能夠對應了眾生無量無邊的需求,
這才名為覺悟之法,
也才是名符其實的佛法。



文、圖 / 法藏

【 生死歌 詞曲創作 】


生死歌詞曲創作聆賞

歌詞:法藏和尚
唱佛號:法融法師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

三界無安穩 生死大火坑
恩愛似情濃 緣盡怨相生
理想並名利 得失我執增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三界無安穩 生死大火坑
恩愛似情濃 緣盡怨相生
理想並名利 得失我執增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理想並名利 得失我執增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

唯有業隨身 ~





【 用對方法做對的事,不過度擔憂成敗 】


【 護持佛教 佛子有責 】


【 僧伽林公園禪修林 --- 小普陀山禪修公園中英文簡介 】

所謂「普陀山」,乃梵音Potalaka(Potala、Potaraka)的簡略音譯,標準音譯為「補怛落迦山」,又作補陀洛山,亦簡稱洛山,為觀音菩薩應跡之聖地。「補怛落迦」意譯為光明之樹,因該山之小樹花白而常有光明甚香悠遠,以此表觀音菩薩「大悲光明、普門示現」之意,山因樹得名,故又稱為光明山、小白花山或小樹蔓莊嚴山。又補怛落迦在古代梵語中亦有船或港之意,此表補陀洛山當距海港甚近,或即是離海港不遠之海中島嶼。故相傳此山位於印度南方海上,山中充滿奇珍、異石、流泉、池沼,雲氣氤氳、林木疊翠、花香馥郁、華果盈滿,極為清淨莊嚴,多有聖賢居住其中。山頂有池其水澄淨流出大河,周流繞山而入海南,池側有石天宮,乃觀自在菩薩往來遊捨之寶所。欲見菩薩者須發大願心,涉水跋山忘其艱險始能到達,《華嚴經》中善財童子遊行南方時,嘗入此山謁見菩薩。佛教大乘經典,如:《阿彌陀佛大思惟經》、《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等,皆佛陀於此石天宮中所說。

【 但念無常,把握因緣 】


【 法義解行的核心 】


【 利益一切眾生 】

基於大乘解脫道的〝無我〞空性見,然後將「自性的眾生」放大,以一種服事、供養、孝順的心布施彼方。

因為能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在布施的過程中,
也就逐漸地把〝自我、我執〞一併捨棄、一併布施。
所以「解脫」就在布施的過程中完成(自利利他),而能夠度脫生死彼岸。


文 / 法藏

【 顯現本具的風光 】

學佛恰恰好是把好多的我執、偏見、見解、無明,以及自以為是的邏輯通通捨去、一直捨去,捨到~只剩下〝赤子之心〞;
捨到~甚至於連佛法的邏輯,也一併捨去。

最後只剩下丟也丟不掉的〝覺性〞(佛性),就是我們本性具有的風光。



文 / 法藏


【 無上佛菩提 】

菩提心就是一種自利利他的心,一種普願一切眾生與我,皆成就無上佛菩提的「願心」,如《法華經》云:「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或者說是一種:為廣度一切眾生,誓取無上佛果的「決心」(藏傳用此說)。

菩提心所求的,既是「無上佛果」,因此也就不會得少為足地,徒以聲聞果位自限;既是為了廣利一切眾生,當然也就不捨一眾生、不捨一佛法地,念茲在茲廣修六度萬行,而不疲不厭,行願無盡。



文 / 法藏


【 發大菩提心 】

學佛最重要的,
就是要在了解生命的「苦、空、無常」之後,
加緊地薰發乃至修習菩提心。
因為光只是知道苦、空、無常,
那不過引發厭離與自了的情緒罷了,
果在聲聞那得佛乘?

【 感恩、報恩 】

感恩,
是一種自知無能的謙卑與思有以報的決心。
由於隨時感受著:「受施於人者太多」,
所以他絲毫不以現前所成而自高、自滿。

因為感恩於佛,
所以他恪遵佛敕,勤修三學;

因為感恩於父母,
所以他努力修福積德,以彰顯父母;

因為感恩於社會國家,
所以他不捨一份淑世利生的熱忱;

因為感恩於一切眾生,
所以他廣學一切法門,
不疲不厭、不惰不退,
為利樂一切眾生而精進不止,
且因不忍眾生苦而不自取涅槃。

可以說,
諸佛正是因為感恩、報恩,才出現於世;
而一切眾生也將因為知恩、報恩,而漸入佛位。



文、圖 / 法藏


【 佛法重在實踐 】

佛經中的義理,也許深奧的令人難以理解。

無論理解與否,佛法重在實踐。

依理而行,當行久了,某一天道理會自然湧現。

因為〝正行〞能誘發〝正解〞,

行後有智,智慧現前,而得法的利益。



文 / 法藏


【 修持菩提心法門 】

菩提心其實不只是一個「概念」而已,它甚至是一個可修持、可操作的「法門」!與其說它要你去作那目前力有不逮的利他之行,倒不如說它是在給你力量,讓你放棄自私、趣向無我,而達到真正自利的目的(同時也利益了他人,多好!)。

放棄眼前的利他之心(只是「心」,不是「行」),而執取目前的「自利」之行,看似快速而直接,其實正是單人騎馬之類,迂曲而行進緩慢。反之,念念以無我利他為務,雖有種種曲折,卻似萬馬齊牽一般地,自利甚速而直捷。



文 / 法藏


【 懺悔具柔軟心;非是悲悽 】

懺悔,一定有柔軟的心,而柔軟是堅強的表現;

懺悔,不具有悲悽的心,因為悲悽會形成軟弱。

悲悽,會使人失去力量,使懺悔不形成作用;


柔軟,會使人勇悍改過,再困難也去勉勵行。



文 / 法藏

【 覺醒與超越 】

「覺醒」的意思是:為自己負責任;

「超越」的意思是:你必須為它付出你該有的努力。

覺醒跟超越是來自:你對生命的責任,對自我的認知與熱情



文 / 法藏


【 從一切境中看到法的道理 】

身為三寶弟子,要記得:
一切時、一切境、
一切處、一切人,
如是念、如是行,
都要以佛法做為內在的覺性觀照。

從一切境中看到法的道理,
以〝法〞為最高的行動準則。




文 / 法藏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