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6日 星期六

【 何妨自在 】

生命固然嚴肅,修道固然嚴謹, 
但,
面對人生何妨輕鬆,看待萬物豈無自在?

文 / 法藏
圖 / 柬埔寨洞里薩湖



【 一念之善;一善之行 】


【 找到生命真正的依靠 】

有財富、有地位、有名聲,乃至於有權勢都不一定有威德,可足以影響別人。除非能夠具有真正足夠的福德與善慧力!

事實上,要成就任何事業,都需要有所「依靠」啊!以政治來講就是依靠妥協、人際運作,總統要由國會來支持,這就是他也要有所「依靠」才能成就。

而身為三寶的弟子,雖也發心要找回「自覺」與「佛性」,但並不是那麼的容易就能做到。因此,必須要「依靠」三寶的威德攝受力來引領教導我們!這亦是皈依的用意之一。

皈依三寶,最重要的 是能感性而全然的投靠佛、法、僧。雖然理性會讓人「覺得可以行動」,其實是感性才能讓人「真正付諸行動」。

文 / 法藏
圖 / 紐約莊嚴寺

【 皈依的意義 】

皈依並非就得吃素、出家,而是立了一個誓願,從今而後,直至命終,自己的生命將依靠三寶,以三寶為生命的主要價值、行為標準。

以近的來說,要讓我們的生命能夠超越「情」、「名」、「財」。依佛法的道理,讓自己學會控制這一念心,以改變這苦惱的心相,進而能夠超越,於現世當中得利益。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

【 努力做,做過就忘 】

覺得努力就要有所得的人,他正在努力時,就生起了煩惱。因為沒有預期的獲得時,煩惱就會產生。

所以我們,要努力,但不要太在意;要認真,但不要太當真;要付出,但不要求回報。

文 / 法藏



【 何謂「同體心」?】

佛法所說的慈悲,是一種極柔軟、體貼、將心比心的心,是一種自他換的心。這不同於世俗所說的「同理心」,同理心是由「道理推論而來的」,但佛法講的「將心比心」,乃是透過「自他換」的觀察,甚至是觀想而成就的心性特質,那是一種對他人之苦難,自然而然的「感同身受」。

而雖說感同身受,卻又不會如世俗親屬般的,相互情緒、情感陷溺。同體心是一種理智與感情交融,卻又不帶有私人期待的平等慈悲之情。
是我們將立場互換,讓自己直接換成對方的處境,理性而又真切地進入到對方的生命樣態中,以他的眼光、身心,去感受他身、心所面臨的難堪與困擾,然後再以對方的這種身心樣態、高度,來看他所看到的人間事。

【 菩薩,是一位「體貼的陪伴者」 】

在人間學菩薩行,是讓你在看到他人的苦時,要運用智慧去想:如何能善巧、有效
又不讓他感到受壓迫、受傷害地去利益他?
讓他感覺到不是你在「幫助」他 ,而是你在跟他「共同面對」生活、一同解決問題。而不是要變成他的「生命導師」,不是要去「指導」他怎麼生活。

除非他真的在詢問我們,否則,我們不應該在受協助者的對象面前,表現為一種「指導者」的角色,我們只宜扮演一個「體貼的陪伴者」角色,這正是佛法菩薩道行者所應該學習的!

所謂將心比心,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根本藝術,也正是佛法講的一種菩薩的柔軟與慈悲。

文 / 法藏


【 利他 】


【 功德寶花 】

功德寶花,
需有煩惱綠葉以為莊嚴,
方能成就覺悟之正果。


文 / 法藏

【 如何展現慈悲心 】


【 但念無常,勤修善業 】

屋簷底下的燕子造巢穴,耗掉半輩子,辛苦建構一個讓牠們「誤以為安全」的巢窩。遇到房屋整修,工人以木棒一捅,就把牠那辛辛苦苦所築構的家,在一剎那間就給毀了!

想想,我們跟燕子又有多大差別呢?一生辛苦努力,為了這個「家」而不惜造業、甚至與人為惡,等到無常大鬼一來,或天災、或人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家產,可能剎時就化為烏有!

如果我們今日,於無常未來時,不好好努力勤修善,屆時我們能有什麼可以保護這一切?


文 / 法藏

【 修學菩薩道的善巧方便法門 】

在「以佛法修行的用心」之行善過程中,我們不但能與人結善緣、安頓自心,並能從中學習、體會無私的助人與導人向善之方法與用心。

其最終的目的,是要讓施與受的雙方,都能向於解脫。
也唯有在此意義下,所謂的「佛法慈善事業」,才可能是真實的「修學菩薩道」之善巧方便法門。

文 / 法藏
圖 / 103年善緣慈善會會議紀實


【 正確的發心與關懷過後,就讓一切放下,不要再有羈絆 】

善是你從內心發出的一種歡喜,我們去關懷善緣戶,看到他們的苦,我們是要把快樂傳給別人,跟人分享,把善跟人交流,不是要愈做愈去想東想西,自己反變成鬱卒,成了需要被心靈救濟的個案!

面對眾生的種種苦難,我們不需要通通一肩扛,當我們柔軟謙下的,以「善緣戶」
(對社會局提供的救濟個案的尊重稱呼)為我們的老師,隨緣、隨力,盡力去做如法合宜的感動關懷後,彼此的清淨解脫功德皆已成就,並也種下未來福、德皆能增長廣大的因緣了,那就不必再想太多、掛念不捨,要觀察緣起性空之真相,輕輕的將不捨與難忍通通放下,不要再有羈絆。

文 / 法藏



【 瞇著眼的愛情 】

愛情就是一種興奮,一種模糊,一種概念而已。我們很少真正的認識,所愛的人是個怎樣的人,心就是瞇瞇眼的霧裡看人。
所以說愛情因不了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離的很多。

文 / 法藏




【 愛情的無常相 】

自我愛,絕對不會自己一個人完成,是由別人一起共同完成的。但是,光一個人愛自己,完成不了大事,還需要有個人來愛我,愛自己才能圓滿。因為我愛自己,而他也愛自己,所以倆人在一起,愛情才會發生。

往往,愛會從最濃轉為穩定,最後到索然無味。當愛情來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邏輯可言。也許你愛對方的眼、愛他的眉。問題是那個眉,別人也有啊!慢慢的那個眼,那個眉變成觸目瞪眼。

所以愛情來的時候充滿理論,而愛情走的時候一點也不停留,這也是佛教所謂的「無常」。

文 / 法藏



【 愛情值不值得投資? 】

愛情是一種欲望,以我執為根源,以色身、語言、及彼此的關係為外緣,然後召感為一種幻想式的的相繫屬。如果只是想獲取,而不懂得付出的愛情,它的危險指數、波動指數會非常高。因為愛一個人,其實其中隱藏了許多的條件,而任何的條件都會改變,到最後必定無法長久。

古人講夫妻之間的感情不是相愛,而是恩愛,「恩」在前,「愛」在後。而在佛教的理解當中,婚姻是不可能圓滿的(因為人本身就 不圓滿),因此要用謹慎的態度來看待愛情、婚姻。它是具有修行意義的,修什麼呢?念恩觀功(念其恩情,觀其功德),這是一種修鍊。要跟自己說清楚,如果離不開愛情,就應該在愛情中修鍊!

文 / 法藏


【 在愛與恨之間 】

在愛與恨之間,保留?不保留?
,要有一點善意的保留,不要放盡,才有後勁!
,才要沒有保留,剛生起的時候,就把它丟光!

文 / 法藏


【 以佛法的正知,照破塵勞!】

多情男子、痴情女子,相偕相伴,輪迴不止,愛染情重,塵勞不出。
所謂:剪不斷、理還亂!多生多劫以來的情愛糾葛,唯以「佛法的正知」能予照見、看破、放下! 否則,欲求出離幾乎是不可能的。

文 / 法藏


【 知識不等於智慧,學位不等於學會 】

可能你根本沒讀什麼書,或者你讀了很多書,無論書讀得多或少,這與追求生命之覺悟的佛法,都無直接的關係!書讀到博士,也只代表對某一些「專業」很了解,並不代表你什麼都懂,當然也不代表比較容易覺悟。

覺悟固然也有「知識及思辨」的成分在,但知識與思辨,並不一定就能幫助覺悟,有時候過度自負於自己的所知、所思,反而是一種「所知障」!所以不要惑於自己所知的東西,那是人類的經驗所建立的理性,而經驗的理性並不一定就是真理,也不一定代表生命的本質。

文 / 法藏




【 一切事業由修自己做起 】

很多事情其實牽涉的是複雜的共業因緣,許多改革需要的不只是理想與勇氣,更需要的是道德的感召與無心插柳式的因緣成熟。


而這一切,都勉強不得也急躁不得,更是投機不得也怨惱不得,一切都只能從隨緣盡份的「修自己」做起。哪怕再不合理的事情,再難以接受的事件,當它發生的時候,生氣、逃避或感歎都沒有用,你只能更加努力地自我忍耐、懺悔與調適、轉化, 其他別無辦法。

文、圖 / 法藏


【 社會企業的使命 】

社會企業作為一種出世化的慈善事業, 應漸漸減低對社會募款的依賴,透過良善產品之生產、銷售的企業化經營過程,使慈善事業所需之經費得以自給自足,並藉此以建立多方利益之慈善事業新典範。

文 / 法藏
/ 護生善緣社會企業

【 大乘佛法於人間的具體實踐 】

社會企業從生產、包裝到銷售端,都依循公平、合理、正義的模式,時時刻刻顧念眾生與一切,遍一切處皆是善念。企業於社會,並不豪取一件東西,故天地之間無有恐懼。利潤於己,只是謙卑的養活自己,多出來的盈餘,則貢獻回饋給社會。當公司成為人間企業價值的標竿,大乘佛法的風光,將於此淋漓盡致展現無遺。

此間需要我們一再地認清佛法的價值與利益眾生的目標,力求以這樣的經濟模式,達成人類最重要的兩件事:活命、自在。如此於全世界都可行的思想、運作模式,即是天台宗於人間最究竟、具體的實踐。

文 / 法藏
圖 / 護生善緣社會企業


【 跳出框框看世界 】

學佛法,更要顧慮到跟我們不一樣、不信佛的多數人,這樣才是「慈悲」。

表面的佛教徒,只看見自己的價值,在自己的框框裡頭看事情,就會忽略其他人的價值與感受,而要求別人跟自己一樣,這樣會使得彼此的關係顯得緊張。

因此看事情必須跳出設限的框框,躍出我執視眾生,學習包容與尊重不同的文化與想法。

文、圖 / 法藏


【 行善是實踐大乘之修行 】


【 居士護持三寶的真義 】

所謂護持三寶,簡而言之,就是「協助三寶常住在世間,廣弘於世間」的意思。如何才能如法、如律地達到這個目的呢?

概括地說,也就是其護持,一切皆應以「法」為中心;以「僧」為所依;以「佛」(覺悟)為內涵。

若離此三者而言護持,則與一般世間事業並無差別,是不能圓滿自、他解脫之無上功德的,望有心於護持三寶事業的居士,多留意於此。

文 / 法藏
圖 / 楠西萬佛寺大雄寶殿 2017結夏佛七

【 行善即是修行 】

修持佛法也要及時的行善,當下亦是即時的修行:
當看到「善緣戶」
(對社會局提供的救濟個案的尊重稱呼)所示現的悲苦人生樣態時,我們將會被震撼與感動,如此我們修行的態度就會潛移默化地進行改變!

這樣的感動很重要,尤其對於初學修行的人而言。但是,光只是情感上的感動仍然是不夠的,如此很容易會因「行善」而增長我執,這就與世間的有漏福報事業沒兩樣了。

我們的內心要能藉此感動,得到修行的增上,以淨化我們的心性。



文 / 法藏





【 身體力行做行善 】

目前社會上有許多行善到後來變成只是收錢、繳錢而已,這樣就缺乏實際去關懷弱勢的行動了,亦無法感染社會人心的光明面,我們要行動勝語言,帶動學生、小孩也可以行善,例如可以教弱勢家庭的小孩功課、畫畫等,或者陪善緣戶的小孩子一起玩,讓這些弱勢孩子也能感受到其他小朋友的關懷。
行善應該是很自然可以身體力行去做的。

文 / 法藏


【 未成佛,先結「善緣」與做「世間善人」】

佛法固然以「成佛」為其終極的目的,但它卻另有「人天乘佛法」以為其基礎。因此,固然極大部份的人不能於短期之內信佛、修行乃至成佛等,但至少佛教會鼓勵他:
  
一、先與佛法,佛教,出家師父或在家正信居士等結結法緣、善緣,建立未來信佛、學佛、修行的因緣(因此寺院的法會不也提供了絕佳的因緣與機會?然而時下不少的青年佛子,卻往往因為看了一些批評類的文字之後,就「執理廢事」地認為,那些都是中國佛教所發展出來的「儀式」而已,從而輕視之。而不知道它有「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的深義在)。
  
二、平時應多說好話,做好事,不犯法,敦倫盡份,以先使自己成為世間善人,如此即能在下一世生於人、天二道中,從而培植將來修行、成佛的資糧。
以「慈善行」為法門的大乘修行心,是用真誠、柔軟的心去服務弱勢、感動我們自己。我們若能真正感動自己,我們就能真正把彼此的心打開。感動,讓我們有機會去學習與成長。以如此心念來落實到行善,就不是「從上布施下」的心,也不會有「我很了不起、我是善人」的有所得心與慢心。
以佛法來說,這就是「不思議境」:看一切眾生皆是佛!

文 / 法藏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