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 佛法與世間道德的異同 】

佛法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基礎,固然也有「類似」道德的意涵。然而人類的所謂道德,往往以人類自身的風俗文化、生活習慣、氣候物產、乃至政治目的、神能信仰、人性哲思等為基礎而建立,總不離「我執、以人為中心、以現世或神旨為目的」等的限制。

然而佛法的根本,卻是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基礎上,更要求「自淨其意」!這正是要破除以人類為中心的我執(大至國族、地球之大愛等亦屬之),以無我、覺性的顯發、一切眾生皆得解脫 為其目的。

因此,相對於佛法以破除我執、我愛的內在根本思想,與令一切眾生皆得見性解脫的終極關懷而言,世間道德仍屬有漏。不但不以破除我執為目的,有時甚至還會增長我執;仍以人類自身的利益,或創造神的諭令服從為其終極關懷。

世間道德固然有適應某時某地、某族群某文化的功能性或需要性,但切切不能因此而「等同」、「混同」甚至「取代」、「否定」佛法! 身為佛教徒,實應於此微細處,如理分別。無論自行或利他,都不要有「道德骨、佛法皮」,主、從不分,本、末混淆的魚目思想或言行,才能真正與正法相應。


文 / 法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佛法中的「感動」】

佛法中的「感動」, 並不同於一般世俗的激動、激情, 乃至濫情 或做作。 它是一種銘心的體­會,一種設身處地的諒解。 是一股對佛法、對修道,義無反顧的決絕。 它可能只是一剎那, 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的「印心」, 而無關乎眼淚! 它也可能是一場面對­眾生苦難, 而情...